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缓解地区性水资源供需矛盾,国家逐步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反映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系统关系的命题,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辽宁省是中国北方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及不合理的使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状况,这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通过研究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适度水平,能够对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形成与水资源系统相协调的发展战略。论文在对现有水资源承载力及适度水平理论方法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以辽宁省及沈阳市分别作为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该地区水资源自然状况、水资源供需及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明确辽宁省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人口、经济、水资源供需方面的数据预测,测算辽宁省及沈阳市水资源对人口、经济的适度承载水平。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测算获得了辽宁省水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上限水平。基于辽宁省2003年的人口、水资源供给量、需水量等数据,利用常规的回归预测方法,对人口、水资源供给和需求量进行合理预测,并合理设定参数,通过指标内部逻辑关系计算辽宁省2003-2030年水资源对人口、工业和农业的承载能力,作为水资源承载力的上限水平,2030年辽宁省水资源对人口、工业、农业的承载力上限分别为3027.7万人、90779.6×10~8元和1304.4×10~3ha。研究确定了辽宁省及沈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适度水平。通过2003-2014年辽宁省及沈阳市人口、水资源供给量、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综合灌溉定额、人均用水量、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年经济收入数值参数的设定,运用线性规划分析方法测算辽宁省及沈阳市2003-2030年水资源对人口、工业、农业的适度承载力。经计算,2030年辽宁省水资源对人口、工业、农业的适度承载水平分别为2292.4万人、90961.7×10~8元和1191.9×10~3ha;沈阳市水资源对人口、工业、农业的适度承载能力分别为795.4万人、8501.3×10~8元和300.1×10~3ha。对比分析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上限水平、适度水平及现实水平的差距,明确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症结所在,从开源节流和管理体制完善几个方面提出完善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