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描述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并从质性和量性角度探讨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为进一步明确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作用机制,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采用量性和质性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乳腺癌患者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中的心理韧性保护性因素,第一部分量性研究:侧重于挖掘微观系统中保护性因素,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7在安徽省某两所三甲医院肿瘤科和乳腺外科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个月后的381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健康相关坚韧性量表和生活掌控感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 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逻辑纠错后,运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通过SPSS 13.0软件实现数据处理,筛选出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保护性因素;第二部分质性研究:侧重于中观系统与宏观系统中保护性因素的提炼,采用质性研究设计,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拟定访谈提纲,立意抽取1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度半结构访谈,并结合现场观察和记录,应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量性研究:(1)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掌控感、自尊、乐观倾向、领悟社会支持、坚韧性人格和积极应对方式总均分分别为(76.82±10.90)分、(2.68±0.46)分、(15.23±3.98)分、(21.35±3.40)分、(17.45±3.23)分、(73.50±7.89)分、(103.73±9.00)分、(16.76±6.29)分;(2)心理韧性量表(14个条目)在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筛查中的最佳临界值为73分;(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乳腺癌患者在职业状况、月收入、居住地、费用支付形式、病后锻炼、疾病接触、复发状况、自尊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乐观倾向得分、坚韧性人格得分和掌控感得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得分与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呈负相关(r=0.433,P<0.01),与自尊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乐观倾向得分、坚韧性人格得分和掌控感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109-0.604,均P<0.05);(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后未锻炼、乐观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掌控感和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第二部分质性研究: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系统中提炼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职业群体、其他社会群体、社区、组织和机构、社会和文化9个方面的主题。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韧性量表(RS-14)项目均分稍高于中间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乐观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掌控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可能是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微观系统中的保护性因素,病后缺乏锻炼是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危险因素。同时,社会生态系统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系统中均存在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针对上述保护性因素,护理工作者们应进一步探讨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心理韧性的水平,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