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从那时起便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并购浪潮,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资本市场变得越发活跃,中国企业也逐渐加入进了并购大军的行列。汽车制造业作为一国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该行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关注。但是,目前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并购的研究,学术领域还没有较多的涉及。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重要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然后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重点关注汽车行业的并购历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第二章阐述了并购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国汽车行业以及其并购之路的而发展历程。第三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对于汽车行业并购绩效进行分类实证研究,主要分为短期与长期的并购绩效对比,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的并购绩效对比。结果发现短期内汽车行业的并购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统计检验结果并不显著。涉及关联交易的企业表现略优于不涉及关联交易的企业,但是两者的统计结果也均不显著异于0;长期来看,并购没有在完成后起到促进绩效的作用,并购后的绩效要差于并购前,尽管在并购完成后的绩效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考察期内的绩效并不优于并购之前。对于涉及关联方交易的企业来讲,并购后的绩效有所增长,但未超过并购前的水平;不涉及关联方交易的企业绩效较并购之前有小幅度的增加。因此可以得出,并购并没有给汽车行业企业带来绩效的增长,不涉及关联交易的企业的并购绩效长期来看要好于涉及关联交易的企业。第四章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论,分析并购绩效变化的原因,然后分别从政策制定者和并购参与者的角度,提出关于如何能够更好的发掘、体现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