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谐信息化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rq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技术快速发展、功能日益强大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IT建设,但多数情况却出现“IT生产力悖论”的现象。为了探究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不断有研究者提出和引入诸如流程再造、组织学习、资源基础、动态能力等新的理论和观点进行解释,但各观点局限于自身特定的研究视角,难以给出应对不确定性的综合的、整体的策略。同时,在实践中,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仍有很多IT投资没有真正得到期望的回报。为了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这一现象,本研究以和谐管理理论为基础,提出“和谐信息化”概念,形成了“概念界定-基本模型构建-假设提出-假设验证-模型应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以期对这一现象有一个更好的解释。按照上述逻辑主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提出“和谐信息化”概念,对和谐信息化内涵及和谐信息化体系中的和谐主题、和则机制、谐则机制及和谐耦合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内容阐述及作用路径分析。第二,构建和谐信息化基本模型,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假设检验。在对和谐信息化和谐主题、和则机制、谐则机制及和谐耦合机制进行定义、阐述内容及作用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和谐信息化概念模型,提出了和则谐则双规则机制假设、和谐信息化中各变量之间的一致性与信息化绩效关系假设及高层领导者对信息化绩效影响三大方面的假设,并根据假设进行变量描述、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及研究方法的选择;最后利用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的检验,得到检验结果并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三,对企业和谐信息化模型进行具体应用,分析了和谐信息化模型在不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具体应用过程。首先给出模型应用思路,接着将企业信息化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在每个阶段,运用和谐信息化模型基本思想对企业该阶段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给出建设思路及建设措施,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综合以上分析内容,主要得出了如下点结论:(1)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措施大致可分为“和则”与“谐则”两大类措施,“和则与谐则双规则”问题解决途径在企业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着普遍性和应用的可行性。(2)和谐信息化体系中的七个关键变量环境(E)、组织(O)、业务战略(B)、领导(L)、信息系统战略(ISS)、和谐主题(HT)、和谐机制(HX)与信息化绩效(P)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中七个变量之间一致性程度高,匹配的好,企业信息化绩效就高;企业中七个变量之间一致性程度低,匹配差,信息化绩效就低;同时,信息化绩效高的企业中七个变量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更明显,一致性更高;信息化绩效低的企业中,七个变量的显著相关性较弱,一致性程度低。结果支持了和谐信息化中关于一致性的假设,增强了和谐信息化理念的说服力,同时也验证了和谐管理理论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适用性和可行性。(3)和谐机制为中介变量的高层领导者与信息化绩效之间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高层领导者在总体上对信息化绩效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且高层领导者的合作性与创新性两个维度对信息化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和则机制”与“谐则机制”在高层领导者的合作性与信息化绩效之间、创新性与信息化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高管要想在具备合作性及创新性的前提下取得更高的信息化绩效,不仅应注重采用“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及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等”等谐则措施,还要注重“确立员工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意见、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及给员工均等的晋升机会等”和则措施的采纳,两者对信息化绩效的提高均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4)和谐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业务战略定位和高层领导者具备的能力不同,制定出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定位也不同,因而和谐主题内容、和则谐则措施具体内容不同,最后得到的信息化绩效也不同。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所处的阶段越高,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更丰富,高层领导者更支持和重视,信息系统战略会更受关注并且会采取更科学规范的方法制定,确定的信息化和谐主题也越明晰,企业倾向采取更有力的和则谐则措施促进和谐主题的完成,最终得到的信息化绩效也会更高。不同发展阶段和谐信息化各变量的内容不同,但要尽量使各变量情况保持一致,彼此能相互支持和匹配,使该阶段下的信息化绩效更高。据此,本文创新点归为以下三方面:(1)提出“和谐信息化”概念并形成包括和谐主题、和则机制、谐则机制及和谐耦合机制等要素的系统体系。绕开目前多数学者基于国外新兴的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观等探讨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视角,本文借鉴中国背景下产生的和谐管理理论的理念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了和谐信息化概念,对和谐信息化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阐述了和谐主题、和则、谐则、和谐耦合的内容及作用路径;建立和谐信息化概念模型、提出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和谐信息化模型中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具体应用。不仅是企业信息化研究的创新,也是和谐管理理论在信息化领域的拓展和具体应用。(2)更全面深入的阐述了IT投资产生绩效的过程和措施。“和谐信息化”详细的给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提供了一种信息化建设新思路,即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高层领导者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业务战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制定信息系统战略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位和愿景,接着辨识出信息化当前阶段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确定为和谐主题,围绕和谐主题,采取和则谐则双规则及耦合措施,保证一系列和谐主题的完成,最终取得良好的信息化绩效。并具体分析了这种思路在企业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应用,给出不同阶段和谐主题、和则措施、谐则措施等变量的具体内容,为实践界提供了较好的借鉴。(3)从新的视角解析了IT投资产生绩效的机理。通过实证检验得出IT投资产生良好绩效是在“企业外部环境、组织、业务战略、领导、信息系统战略、和谐主题、和则、谐则”八个要素相互匹配、协调一致的条件下产生的,而不是信息技术仅影响业务流程改善,或单单实现与业务战略的融合即能产生绩效。本文更深入的分析并验证了信息技术投资产生较高信息化绩效的机理,更全面的揭示了信息技术是如何产生信息化高绩效的,扩展和丰富了现有IT投资产生绩效机理的研究内容。
其他文献
蒽环类化疗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抗生素类药物,无论是作为单一药物或联合治疗,它们都被认为是一些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其中,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和去甲氧柔红霉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高纯氟化锂中钠、钾、镁、钙、铁5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硝酸消解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5种待测元素的加标回收率范
【正】 俄国彼得使团的西欧之行(1697—1698年)与日本岩仓使团的欧美之行(1871—1873年),虽然彼此相隔一百七十四年,但如果将其放在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提高中国行政体制中地方自主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长期执政地位,首先应归功于其较为完善的组织建制和强大的政治功效。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以我国青海省海西州的尕海镇、柯鲁柯镇和宗加镇为例,探索我国西部青藏地区乡镇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编制技术方法,思考乡镇空间规划深层次问题。利用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
From是英语中最重要的介词之一,具有丰富的语义功能。然而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很难全面而正确地理解其语义。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语介词“from”与汉语介词“从”进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不同变化,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 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沉淀器收集细胞,经染色后观察。结果 208例患
软件运营服务(SaaS)为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根据中小企业和SaaS的特点分析了基于SaaS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数据安全风险等
<正>设计制作了一种可用于临床输液器、注射器毁型处理的简易毁型器,经临床使用,认为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交叉污染,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大有裨益
<正> 王树教授的音乐创作是多方面的。器乐、交响音乐创作之外,他还长期耕耘着另一块音乐艺术领地,即声乐创作领地.从1949年创作的小歌剧《送红袄》(李伯制作剧)开始,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