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YP450是人体内最重要的Ⅰ相代谢酶,是最大的药物代谢酶超家族之一,其中CYP2D6亚家族参与30%的临床常用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生物转化过程。CYP2D6酶活性受到基因、年龄、疾病状态、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个体在服用相同剂量的药物时,治疗效果存在差异(THE),其中遗传多态性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CYP2D6是CYP家族中最具有多态性的亚家族,目前已发现近80种等位基因,100多个SNP位点。CYP2D6*10在东方人群中分布频率高达40%~49.5%,CYP2D6*10是造成亚裔人中间代谢表型的主要原因,CYP2D6*10携带者酶活性极大丧失,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且呈现基因剂量关系。CYP2D6*14为亚裔人特有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约为1%-2%,CYP2D6*14A可能是造成亚裔人弱代谢的主要原因,CYP2D6*14B体外相关研究只涉及酶活性及动力学,关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体外重组技术,克隆、表达了CYP2D6*14B,建立体外重组表达CYP2D6*14B的酵母体系,通过荧光底物AMMC进行酶学分析和药物抑制实验,获得Km,Vmax,Clint以及半数抑制常数IC50,可以为研究CYP2D6*14B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CYP2D6反应需要细胞色素氧化还原酶POR的参与,由于酿酒酵母细胞中本底表达量低,因此将CYPOR整合进酿酒酵母细胞,共表达CYP2D6*14B,得到有活性的目的蛋白,操作简便。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得到了CYP2D6*14B(三突变体),CYP2D6*14BcDNA克隆到pYES2/CT载体,测序验证,电转入酿酒酵母细胞中进行小量诱导表达,经Western-blotting鉴定,在55KD处有目的蛋白表达。大量诱导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得到微粒体,并用荧光底物AMMC对CYP2D6*1和CYP2D6*14B进行酶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CYP2D6*14B与CYP2D6*1相比,CYP2D6*14B的Km稍大于CYP2D6*1,Vmax为CYP2D6*1的31.7%,Clint为CYP2D6*1的30.9%。运用荧光检测技术对4大类8种药物进行筛选,结果显示CYP2D6代谢的底物和特异性抑制剂均对其有抑制作用;同类药物的抑制情况大体相同,但存在差异;不同基因型被同一种药物抑制程度存在差异;基因型受抑制程度与酶活性无关。此外,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去研究74例的国人CYP2D6*10的基因多态性,了解CYP2D6*10特异性位点C188T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突变频率,以指导国人临床用药。CYP2D6*10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55.1%,与报道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