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印度尼西亚各大高校的对外印度尼西亚语口语教学课程中,大多使用的是跨文化交际互动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注重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和包容。总体看来,该教学法的教学成果出色:学生能够地道流利地用印度尼西亚语进行交际表达,从语言的使用及行为举止也体现了对印度尼西亚文化风俗的了解及尊重,文化冲击现象也有所减弱。 目前,国内印度尼西亚语口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多为翻译法、听说法及直接法,却很少使用跨文化交际互动法。由此,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法,以两位在印度尼西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为样本,使用跨文化交际互动教学法在印度尼西亚语口语课堂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旨在研究探讨跨文化交际互动教学法在国内印度尼西亚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通过大量的理论支持、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及实验前后调查访问结果可以发现,跨文化交际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提升印度尼西亚语口语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较好的提高。然而该教学法对教师、教材及教学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教学中所使用的有效教学方法,灵活地选择和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