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颗粒接触模型的砂土剪切波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土的剪切波速是一个重要的土动力学参数,它能够反映出砂土骨架的结构性,对砂土剪切波速的研究一直是土动力学及岩土工程中的核心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得到了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宏观范畴,而对于砂土甚至所有土体的细观结构的研究逐渐成为土动力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从砂土颗粒间的接触入手,在颗粒接触理论的基础上对砂土剪切波速进行研究。考察分析了实际砂土颗粒的表观特征。对福建标准砂、杭州黄砂和人工石英砂进行筛分取样,从每个样本抽取一定数量的颗粒进行电镜扫描获得颗粒二维图像,计算出砂土样本颗粒性质的平均参数。砂土颗粒的粒径在0.75-2mm之间,用肉眼是无法对其颗粒表观特征进行观察的,借助于场发射电镜扫描仪,砂颗粒可以被放大几百至几万倍并形成扫描图像被记录下来。对这些图像进行数学处理可以对砂颗粒的表观特征进行定量的描述,为后续的砂颗粒间接触模型的推导提供必要的参数。处于不同地层深度的砂土由于自重应力、附加应力以及孔隙比(密实度)的变化而使砂土颗粒间的接触压力不同,而颗粒的表观特征的差异又会导致在接触面上的接触应力的分布形式不同。综合前人在对金属球体的接触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对砂土颗粒间的接触模型进行探讨。在砂土颗粒表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理论分析或数值模拟研究砂土颗粒间真实接触面、接触应力分布在不同接触压力及粗糙度下的表达式,然后推导法向变形量、切向变形量的计算方法和表达式。在砂土颗粒接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砂土颗粒法向接触刚度、切向接触刚度的表达式。在宏观上将砂土介质视为连续介质,推导出砂土的等效剪切模量和剪切波速计算公式。对颗粒间接触力、颗粒接触点数、颗粒粒径等等参数进行平均化处理,在散粒体介质的组构及本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将砂土颗粒接触模型与砂土的宏观物理量联系起来。通过试验和工程实例对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或者关系式进行验证,并考察应用效果。采用弯曲元剪切波速测试仪对不同类型的砂土进行室内试验,对比其颗粒表观特征对剪切波速的影响,并对理论公式进行补充和修正。提出了一种剪切波速的简化计算方法并应用到工程中的实例中,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国书籍制度的动态演变发展入手,梳理了近代书籍设计的发展脉络,引出对于中国当代中国书籍设计现状的分析与讨论。文中讨论了"装帧"与"书籍设计"的概念转化与拓展,对
本文充分运用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完善了饶阳凹陷体系域为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对沉积体系的类型、平面展布和垂向叠置关系进行了研究。依据测井
随着新课改深入实施,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核心素养"这个词。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
本文以片钠铝石和含片钠铝石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流体包裹体地质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开展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华字井阶地含片
在油、气、煤、铀多种能源矿产形成演化富集成藏(矿)过程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在有机质的强大吸附作用及其所提供的还原环境为铀矿的富集成矿起促进作用的同时,
目的:评价古尼虫草多糖改善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通过脑组织中相关物质检测(CPG)与组织学观察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白(C)、模型(MC)、脑复康(P)和虫草多糖(CP)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