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倾听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复杂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要求教师听得巧妙,听得有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对话双方,同为言说与倾听的主体,教师的倾听水平影响着学生的言说状况。着眼实际课堂,发现教师存在机械倾听、不耐心倾听、独白倾听、预设倾听、选择倾听等问题,而这些不科学、不艺术的倾听行为、态度、方式导致了倾听效率低下、倾听效果不佳的结果,大大削弱了师生对话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亟需努力提高自身倾听艺术水平,以促使学生积极、真诚言说,增强课堂倾听、对话效果。本研究紧紧围绕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现状,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分别论述了研究缘起以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教师倾听艺术的相关研究,阐明研究目标和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一章旨在对教师课堂倾听艺术进行概述。主要包括界定教师课堂倾听和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概念,论述教师倾听艺术的特点,以及阐述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章阐述了教师课堂倾听艺术的目的、原则以及功能。科学调整教学节奏、加强师生交流对话、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是其主要目的;尊重性、共在性、差异性为其原则;加强师生对话、有效激励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价值。第三章重点分析初中语文教师倾听艺术的现状及归因,本论文以连云港市××中学七年级、八年级教师、学生、课堂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展开本次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师课堂倾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和学生对倾听的价值、作用比较认同;教师具有倾听意识,但倾听效果较低;教师简单化理解倾听,倾听方式单一;倾听引导过程存在过强的预设性;倾听反馈效果低下;倾听缺乏策略性和技巧性;教师反思意识淡薄。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教师受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二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方式过于单一;三是教师自身错误的角色定位;四是教师认知层面缺乏对倾听的重视度,情感层面对学生的尊重性不足。第四章主要针对影响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提高倾听艺术水平的问题提出实用性的对策。在目的层面,教师应明确倾听内容,真实倾听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在行为层面,应适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在素质方面,教师倾听需耐心、真诚,积极学习、运用技巧和策略辅助倾听,努力养成反思习惯;在效果层面,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对话式、开放式、生成式的倾听中,增强倾听效果。本论文聚焦于初中语文教师课堂倾听情况,试图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与分析教师在倾听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据此提出优化教师课堂倾听的策略,期盼为教师形成课堂倾听艺术、提高课堂倾听艺术水平搭建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