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多目标抓取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取操作是机器人技术的常见任务,当前大多数机器人抓取系统都是在结构化环境下工作,一旦环境、抓取任务、目标状况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设置,缺乏鲁棒性和灵活性。但是在非结构化环境下,面临抓取目标的不可预测性、抓取目标的位姿随机性、多个抓取目标存在堆叠等问题时,机器人的抓取变得困难。本课题深入研究机器人抓取场景理解、抓取位姿估计等内容,实现一种用于多目标抓取任务的方法,并通过实物抓取实验进行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了整个机器人抓取系统框架。其中深度相机和机械臂是系统的基础。并对深度相机的深度图缺失以及三维点重建进行了研究。在视觉引导机械臂技术中,手眼标定是实现抓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Eye-to-Hand手眼模型,利用HALCON视觉软件实现了相机与机械臂的手眼标定。(2)研究了基于全卷积网络的多目标像素级语义分割。针对多目标抓取场景的特殊性,建立多目标抓取数据集来训练分割网络。提出改进DeepLabV3+的分割算法,相较于原始算法,对小目标有更好的分割效果,网络空间感知能力更强,对堆叠场景有着更好的分割。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3)研究了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机器人抓取位姿估计方法。描述了机器人抓取检测问题。采用RG-D信息作为输入,以Faster R-CNN作为基础框架,通过融合FPN网络获取多尺度特征图以提高小目标的抓取检测,采用ROI Align替换ROI Pooling以提高抓取框的定位精度。通过对比实验进行了验证,并且所提算法在康奈尔抓取数据集上达到了96.9%的精度。(4)塔建了基于Kinect深度相机和Kinova机械臂的机器人抓取系统,在ROS框架下,实现了各个子模块的信息传递,并驱动机械臂完成不同抓取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抓取方法,实现了抓取场景中多目标分割和抓取位姿估计,机器人抓取系统对单目标的抓取成功率为91%,而对于散乱放置的多目标的抓取成功率为88%,堆叠放置的多目标抓取成功率为78%。
其他文献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矿用驱动链轮与链环进行了包括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和Pro/E双向参数化接口,对链轮齿形状
<正>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半导体芯片、显示器和电池,人们形象地把半导体芯片比喻为人的大脑;把显示器比喻为人的脸面;而把
<正>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人"(或者说行动主体)一直都是以自足独立且绝对稳定的个体形象出现的,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互动理论(包括社会交换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正>一这些年,笔者先后到十余省市农村进行驻村调查,与农民接触多了接触久了,就发现在对待我们这些外来陌生人时,各地农民的态度和应对方式颇有不同,更有趣的是,这种不同还呈
研究目的:本试验以常规针刺为对照组,客观评价董氏奇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董氏奇穴与常规针刺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中医症状及日间疲劳状态之间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方法。研究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5次,共治疗4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