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我国教师教育应把教师培养的三个阶段(职前、入职、在职)整合起来,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是《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主要任务。这对于加快教师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创建既体现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于缺乏这一体系,致使我国教师教育出现诸多问题。本文以终身教育理念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根本要求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体化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从新的课程观出发,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多元素质的培养为目的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建构,以求能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树立课程即经验的观念,以便于使学习者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获取多方面的发展;应该把自信、能学习、能反思、能行动,并在学习、反思、行动中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自我成长型教师作为培养目标来追求。 以课程即经验为理论基础,以自我成长型教师为培养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突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确立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观念;其次,要明确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独特表现;再次,要注意处理好教师教育课程构建中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重新整合。第二,以教师多元素质的培养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体系架构。自我成长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自我再生、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素质。自我成长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学习素质、创新素质和实践素质。这三个方而相辅相成,统一于一身,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学习者这三方面素质的孕育、养成和提高,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宏观和微观上架构教师教育课程,在实践上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第三,要体现作为学习者的教师的主体活动,把以“活动促发展”作为一条原则,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为学习者主体性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场所和更多的选择性。第四,形成既体现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各个阶段课程体系的内在结合点——多元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根据教师自我成长的发展规律,结合各个阶段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使之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前一个阶段的课程成为后一阶段课程的基础,后一阶段的课程又是前一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和发展。第五,应帮助和引导自我成长型教师个体对课程进行自我设计。教师的成长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有一定的个性化特点。每个教师都要在依循规律的前提下对自己的成长进行规划、设计,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在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特性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整个课程体系进行结构、内容、层次等方面的个性化建构。因此,教师教育机构确定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为教师课程个性化的建构提供基础和留下充分发展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