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罗格列酮作为一种两性化合物,1999年罗格列酮马来酸盐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在美国首次上市,2004年罗格列酮钠盐在中国首次研发成功,实现了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罗格列酮作为2型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格列酮作为一种两性化合物,1999年罗格列酮马来酸盐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在美国首次上市,2004年罗格列酮钠盐在中国首次研发成功,实现了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罗格列酮作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它可以通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治疗作用,有别于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传统药物。但罗格列酮临床使用目前还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价格过高,普通患者难以承受;二是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三是尽管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无法使其恢复到常态。本文利用廉价保险粉还原双键,降低了罗格列酮的生产成本;对罗格列酮的头部进行改造,得到双重作用机制药物分子;制备了多作用位点、多重作用机制的罗格列酮的锌盐和铬盐。
1 罗格列酮的工艺改进
第二步反应中采取变温反应代替文献中常用的恒温反应,产率由48%提高到88%;第四部反应利用廉价的保险粉还原双键得到罗格列酮,与常用的Pd/C催化氢化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工艺改进后总产率由文献报道的17%提高到46%。
2 罗格列酮的改构
基于罗格列酮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5-亚芳基-2,4-噻唑二酮的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醛糖还原酶的双重作用机制分子:5-{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亚苄基}-2,4-二氧噻唑烷-3-乙酸,大鼠实验显示此化合物具有降血糖活性且不会引起体重增加。
3 锌盐、铬盐的制备
锌、铬具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了罗格列酮和5-{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亚苄基}-2,4-二氧噻唑烷-3-乙酸的锌盐、铬盐,期望具有胰岛素倍增作用。
其他文献
CYP1A2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中的一个超家族酶系,它是生物体内参与药物和环境毒素等外源性物质生物转化的重要酶之一。CYP1A2代谢活性与人群癌症易感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CYP1A2抑
基于山楂叶总黄酮(HLF)大鼠肠道吸收动力学考察结果,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优化处方制得日服2次的HLF缓释片;以总牡荆素为指标成分考察Beagle犬单剂量口服缓释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1.HLF大鼠肠道吸收特性研究离体翻转肠囊法和在体单向灌流法考察HLF大鼠肠吸收特性。HLF在大鼠各肠段吸收良好;离体试验表明HLF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分别为(1.32±0.
芳基异丙酸是极为重要的药物或药物中间体,含有芳基异丙酸基团的药物称为洛芬类药物,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这类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大部分芳基异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具有剂量小、作用快、疗效好等特点,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其消耗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芳基异丙酸类药物几乎都是以消旋体形式上市,而其对映体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中以(S)-构型存在时大都比(R)-构型活性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a.、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p.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rieboldii Mip.的根及根茎,前两种习称辽细辛,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能,
目的:对蝎毒镇痛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具有镇痛作用的组分。方法:(1)分离条件的选择:应用Superdex 75凝胶层析预装柱,对样品的不同处理方法、洗脱流速、不同洗脱液以及样品浓度等分离条件进行考察,得到最佳条件。(2)各组分分子量范围及药理作用评价:采用SDS-PAGE电泳鉴定各组分纯度以及分子量。测定蝎毒粗毒与分离所得的蝎毒五号的LD50,比较毒性;运用醋酸扭体实验和热板法评价蝎毒各组
毛细管电泳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消耗少、操作简便等特点,己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药物和环境分析等领域,同时CE的方法已开始被2000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成为传统的药物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免疫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的重要补充。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拓展了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范围,由于许多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电化学活性,因此采用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