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尔瓜子滑坡位于黑水河右岸西尔瓜子沟上游约200m左右,距坝址约3km。滑体由崩坡积块碎石土组成。水库蓄水后,主要表现为牵引式破坏,不会危及水库运行安全,但对新麻窝集镇和贝尔隧道均有影响。因此,研究西尔瓜子滑坡的复活机制及稳定安全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全文的论述、计算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西尔瓜子滑坡是由一个大型古滑坡及在其上复活的新滑坡共同组成,新复活区为古滑坡上发育的大型中厚层碎石土质滑坡,在新复活的滑坡体内又存在着不同规模的多次次级滑动。根据该滑坡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的不同,可将西尔瓜子滑坡分2个大区,即A区强变形区和B区弱变形区。 2)针对西尔瓜子滑坡布置了斜坡地表变形监测、斜坡深部变形监测、贝尔隧洞断面监测、斜坡内多点位移计监测。总体上看,这些点的位移在缓慢增加,且速率总体上一直在衰减。在汛期水位升高的过程中变形量有所增加,说明滑坡中前部地表变形与水库蓄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滑坡后部及滑坡以上的岩体是稳定的,蓄水对该部位影响甚微。 3)西尔瓜子古滑坡孕育于软硬岩相间又陡倾坡内的基岩岩层内,中厚层的杂谷脑组岩层产生弯曲拉裂变形,岩层弯曲产生的拉裂缝不断向山体深部和高处发展,至贯通形成滑移面,受前缘收口地形的约束,基岩滑坡的变形模式转化为蠕滑拉裂型破坏,经长期的蠕滑变形古滑坡达到新的平衡,逐步稳定并最后形成今天的形态。 4)古滑坡的复活表现为古滑坡体前缘堆积体解体并形成新的次级滑坡,新复活的滑坡是以缓慢滑动为主要破坏形式的,随着水库停止蓄水,库水位开始回落,新复活滑坡在变形破坏达到新的平衡后,由缓慢滑动转化为蠕滑,并最后恢复目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5)西尔瓜子滑坡是一个多层次级滑动的古滑坡体,虽然据目前分析判断整个古滑坡,在水库开始蓄水后的整体稳定性仍然较好,一旦水库重新蓄水后新复活区下滑失稳,失去支撑的上部古滑坡体就会有失稳的可能。通过综合分析,古滑坡后部碎石土堆积层更有可能以局部解体,缓慢下滑的方式产生牵引式的破坏。 6)滑坡失稳也是以缓速下滑的方式破坏,分析认为滑坡体下滑滚落的散体碎石对新麻窝集镇没有直接影响。滑坡产生的涌浪对集镇存在一定威胁。另外涌浪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快,抵达麻窝集镇后对集镇基岩边坡不会造成破坏。西尔瓜子滑坡的失稳对贝尔隧洞的应力分布和变形都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的最大的变形量为3~15mm,其造成的影响和后期监测数据均反映出滑坡下滑对隧道变形性影响不大,因而可以初步判定西尔瓜子滑坡对贝尔隧道的变形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