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仁宗朝散文不仅是建立宋文基本风格的时期,也是宋文的第一个高峰期,还是古文运动得以成功的关键时期。仁宗朝散文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宋仁宗有莫大的关系。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宋仁宗尚文的文化政策、崇儒重道斥浮华的文学观、科举制度的改革和主考官的选拔等都对当时文人及其散文创作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换言之,散文之盛,与仁宗密切相关。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索宋仁宗和散文的关系:第一章综述仁宗朝散文之盛及其背景分析。盛况具体表现为散文文体的发展和齐备、散文作家的群集和名家辈出、散文艺术手法的成熟三方面。并从仁宗其人、其政治、其文化传统探讨盛况之因,归结到底,恭俭慎明的君主、积弊之下的政治局面以及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散文体裁的丰富和完善以及艺术上的成熟。第二章梳理宋仁宗的文学观。崇儒重道和斥浮靡是仁宗皇帝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使文论领域重儒道、重实用、斥浮靡的思想盛行,文人们的创作理念又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散文创作,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和繁荣。第三章论述仁宗科举取士政策对散文的影响。仁宗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进一步完善科举考试制度,为文坛提供了大量散文创作者,较好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科举考试中逐渐以策论为先的改革方向促使散文的现实性和议论化增强。仁宗按需选拔德才兼备的主考官,间接发挥科举指挥棒作用,引导文风走向,终使散文朝着平易流畅的健康文风发展。第四章是宋仁宗和散文作家关系之考述。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散文大家与仁宗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他们的政治生涯和人生命运皆受到君主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又使得其散文创作产生变化。他们创作的体裁多样,主题丰富,平易自然的散文与宋仁宗的政策方针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皇帝与文人的关系值得探究。综上所述,宋仁宗与散文关系非常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