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硬度拼接淬硬钢模具的铣削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汽车覆盖件淬硬钢模具的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直接反映了汽车模具制造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汽车模具制造业重点研究和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绝大多数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都是由多种硬度的材料拼接而成,相邻两种硬度的材料拼接成过渡区造成了铣刀在一个周期内铣削两种不同硬度的材料,该过程铣削特性复杂多变,加剧刀具磨损,严重制约了加工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国内对于多硬度拼接淬硬模具钢的过渡区铣削特性和加工参数优化的研究近乎空白。因此,研究多硬度拼接淬硬钢的铣削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为过渡区的铣削特性研究和过渡区铣削参数优化两部分。铣削特性的研究中,通过铣削由7CrSiMnMoV、Cr12MoV与7CrSiMnMoV拼接工件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铣削力、切屑形态、铣削振动情况以及过渡区表面形貌。数值模拟方面,对比分析了ANSYS/LS-DYNA、DEFORM-3D和Third Wave Systems的正交切削数值模拟过程,进行了多硬度拼接工件的二维铣削和Cr12MoV的三维铣削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以过渡区附近的工件表面粗糙度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六西格玛管理中试验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参数优化。   通过上面各个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   1)本实验的测试与分析中,得到了以下一些规律:在过渡区的铣削过程中铣削力峰值值每0.075s增大近10N。在振动测试中,时域分析发现在铣削过程中会出现最大加速约为5m/s2的冲击存在;通过短时傅立叶变换发现在过渡区会出现2500Hz~3000Hz的高频振动。过渡区的表面粗糙度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受切削深度影响较小。切屑的锯齿化程度受进给量的影响较大,且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   2)对比三种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LS-DYNA, DEFORM-3D,.Third Wave AdvantEdge进行正切削仿真,发现Third Wave AdvantEdge的力值准确度至少高于另外两种软件的10%,切屑形态与实际结果的符合度更高、计算效率也是它们2~3倍。   3)利用Third Wave AdvantEdge有限元软件分别进行二维多硬度拼接工件,三维铣削力值和切屑形态的数值模拟,都得到了与实验较吻合的结果,说明数值模拟是真实可信的。   4)在铣削参数范围为:进给量400~800mm/min、主轴转速2000~3000r/min、铣削深度0.1~0.3mm,最佳铣削参数为:转速2545r/min,进给量400mm/min,铣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本论文基于石圪台煤矿含、隔水层及覆岩地质特征,提出了浅埋近距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及控制技术,以解决浅埋煤田大规模开采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采用数值模拟
本文主要围绕媒体品牌发展战略展开,探讨媒介品牌提升的几大路径。文章分析认为媒体品牌发展是媒体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文章特别指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品牌
双定子马达通过内、外马达的组合工作,能够输出多个成一定比例的转速。内、外马达排量的比值决定了输出转速间的比例,内外马达的排量决定了输出的转矩大小,本文主要对单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常态。地方电视台处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最基层和第一线,在新常态下,准确把握和及时报道好
通过对危险源辨识和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认识到危险源的普遍存在。安全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危险则是一种客观存在。加强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工作的研究,争取最大限度的控制和
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工程中,输送速度常常涉及到能量消耗多少,因此浆体管道输送的临界速度尤为重要。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并不是很多。本文在现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
本文详细论述了振弦传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对锚索测力仪的结构设计、仪器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安装老化、标定测试及使用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对振弦式传感器信号
近年来全国空气污染现象的日益加剧,使人们对空气粉尘污染的治理方法愈发重视。射雾器除尘法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且具有效率高、除尘效果好和除尘成本低等优点,被
本文以里彦矿业有限公司3407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先进的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对3407综放工作面3煤及其顶底板细砂岩进行单轴、三轴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得出岩石力
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这会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自身的教育教学任务,不仅如此,这还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能够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