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椎间盘退变是指椎间盘失去正常结构伴有进行性纤维化,表现为凝胶样髓核消失,髓核与纤维环原有清晰界限逐渐消失,纤维环板层粗糙和进行性纤维化,最后出现裂隙及老年色素沉积。研究表明大约23%的腰腿痛患者的病因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有关,但椎间盘退变的确切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因此多方位的基础研究是必要的。 方法 1.动物与分组 日本大耳白兔90只,生后8周,雌雄兼备,体重2.0-2.2kg,单笼喂养。分为3组,脊柱内固定组30只,椎间盘退变组30只,对照组30只。 2.器械与设备 实验外科手术器械,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ray机(日产东芝KSO-15),CT机(岛津公司SIMADZU SCT-5000),MRI机(SIGNA 1.5T SYS#CMR 10CO)。 3.动物模型的建立 3.1 脊柱内固定模型建立:麻醉按0.3ml/kg846液,肌肉给药。麻醉后家兔取俯卧位,备皮后消毒。以T12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长约12cm,切开皮肤皮下,显露棘突和竖棘肌,游离T10—L3棘突及两侧相应关节突。用0.1cm直径的克氏针做成“L”形,将细钢丝在导针的引导下横行穿过T11,T12,L1,L2的关节突关节并与克氏针系在一起,对该区域的脊柱行内固定术。止血后缝合创口,将内固定组与对照组同样条件下单笼喂养六个月以上。 3.2 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麻醉按0.3ml/kg846液,肌肉给药。麻醉后家兔取俯卧位固定于兔台上,备皮后消毒。以L5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长约12cm,在L4,5水平切断双侧竖棘肌,完整咬掉L4,L5,L6两侧关节突关节,止血后逐层缝皮,和对照组同等条件下喂养6个月以上。 4.实验方法 4.1 动物模型的观察:两种动物模型成活6个月以后,脊柱内固定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