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低电压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锈钢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受限于组分,不锈钢在众多环境中仍不可避免地受到腐蚀、磨损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与不锈钢契合度良好且性能优越的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是一种合适的选择。DLC薄膜因兼具金刚石和石墨的特性,因此可以被应用至诸多领域(化学、光学、电学、摩擦学等)。制备DLC薄膜的方法有许多种,电化学沉积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引起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来获得DLC薄膜存在许多问题,有机溶剂体系中制备DLC薄膜需要很高的沉积电压,成膜速率慢等问题。水溶液体系中制备DLC薄膜存在的析氢反应、生成醇类物质的副反应等,使与其相关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本研究在水溶液中以甲酸为碳源进行沉积,在较低电位下在不锈钢表面上实现了DLC薄膜的沉积,然而电流效率过低。通过加入甲酸钠提高p H值降低析氢副反应,提高了电流效率和沉积速率。为进一步提高沉积效率,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水的混合溶剂,以甲酸为碳源制备DLC薄膜,DMSO可通过DMSO-H2O分子间氢键网络束缚H2O中的H,从而降低水活度进而抑制析氢反应。研究了电解液、沉积条件对碳膜的结构、表面形貌、耐腐蚀性能及耐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甲酸水溶液中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以甲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在较低电位下(-4.0 V vs.Ag/Ag Cl),电化学沉积DLC薄膜,考察了不同浓度甲酸水溶液中碳源浓度对DLC薄膜的结构、形貌、厚度以及电化学沉积DLC薄膜的电流效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沉积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及甲酸的还原行为。甲酸分子和甲酸根离子同时被还原成DLC薄膜,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薄膜厚度越厚,电流效率提高。拉曼光谱表明DLC薄膜沉积在不锈钢上。2、甲酸与甲酸钠水溶液中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本部分以不同比例的甲酸和甲酸钠作为电解液,电化学沉积DLC薄膜,探究电解液p H值对DLC薄膜的形貌、厚度的影响,同时考察沉积过程中的沉积速率,根据沉积速率的高低选择出最佳的甲酸与甲酸钠比例。在最佳比例的甲酸与甲酸钠溶液中,根据电流效率的高低选择出最优的沉积电位。在最佳电解液中和最优电位下,研究了DLC薄膜的厚度对薄膜耐腐蚀性能、耐摩擦性能的影响。加入甲酸钠后,制备DLC薄膜的沉积速率明显提升。在4 mol·L-1甲酸和1 mol·L-1甲酸钠电解液中,当沉积电位为-3.0 V(vs.Ag/Ag Cl)时,沉积速率和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显示制备的薄膜为含氢DLC薄膜。薄膜的厚度越大,其耐腐蚀性和耐摩擦性能越强。3、甲酸与DMSO水溶液中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为拓宽溶剂的电化学窗口,减少阴极析氢反应,使用水和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溶剂。在5 mol·L-1甲酸和0.25 mol·L-1甲酸钠(DMSO-H2O(1:1))溶液中电化学沉积DLC薄膜,探究不同槽电压下的电流效率,考察不同槽电压对DLC薄膜的结构、形貌、厚度、耐腐蚀性和耐摩擦性能的影响。二甲基亚砜的加入可以抑制析氢,相比于未加入DMSO的电解液中制备DLC薄膜,电流效率有了显著提高。SEM表明随着沉积电压的增加在阴极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DLC薄膜的厚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与sp~3杂化碳含量增加。
其他文献
通过以过度金属催化的重氮化合物作为一种卡宾前体与市售的廉价的含氮化合物合成结构更加复杂的分子是常见方法之一。通常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带有吲哚、吡咯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为骨架的更复杂的化合物的合成。但是,以此方法构建含有2-吡啶酮为骨架的更复杂的化合物并不多见。本论文以重氮化合物为卡宾前体,在铑催化下与2-吡啶酮发生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和1,4-重排反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综述了近十年来吲哚、吡
学位
硫醚化合物,由于其在制药、生物和食品化学领域的重要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硫醚化合物的转化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C-S键断裂来构建新的C-C和C-杂原子键,第二种是通过硫醚化合物C-H键官能化反应来实现硫醚化合物的衍生化反应。其中,硫醚化合物C-H键官能化反应又可分为硫原子α位C-H官能化反应和硫原子远程的C-H官能化反应。尽管过渡金属催化的硫醚化合物C-H官能化和C-S键断裂反应已经
学位
金属纳米粒子(NPs)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均相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过程之中。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对其催化性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纳米颗粒一般表现为不稳定的形态,并且在实际催化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高温反应中,往往会迁移和聚结以降低它们的表面自由能。因此,为了保持其高催化活性,需要一种制备具有优异抗烧结性能的稳定小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方法。本文第一部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铁和镍
学位
氨是大多数肥料的基础,也是可再生能源,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的生产方法。电催化N2还原反应(NRR)因可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固氮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合成NH3的方法,有望用于替代传统的Haber-Bosch工艺。现有NRR反应中存在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低的缺点,需要设计和制备高效的电催化剂。本论文设计制备了性能优异的MOF衍生物的碳材料和金属有机配合物,用于NRR的电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
学位
C-H键是有机分子中最常见的化学键,直接的C-H活化官能化反应避免了预官能化步骤,原子经济性、步骤经济性高,是有机合成的热点问题。近几十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直接C-H键官能团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其他过渡金属相比,铑催化的C-H活化官能化反应具有突出的优点,例如:反应的官能团耐受性能好、底物范围广、反应普遍高效而催化剂负载量低等。含氮杂环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结构中,同时也是很多有机反
学位
近年来,螺吡喃类化合物凭借其“开环生色、闭环褪色”的独特响应机制,在药物控释、化学传感、生物探针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出色的性能。此外,人们还利用金属离子与螺吡喃类化合物的络合机制,在环境检测领域不断开发更为快速、更加灵敏和便捷的有机荧光探针。本文分别对螺吡喃结构中的吲哚啉环和取代水杨醛进行化学修饰,提高部花菁和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及选择性,以求得到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具有单一离子识别特性的新型螺吡喃类
学位
本论文开展了硫-氧(S-O)非共价键锁定型非稠环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研究了基于非共价键硫原子的非稠环电子给体单元结构(二异辛基二噻吩并环硅戊二烯(DTS26)和联噻吩衍生物)、卤代氰基茚酮末端受体单元结构对设计合成的受体-给体1-给体2(A-D1-D2-A)受体型简单非稠环小分子受体材料性能的影响,揭示了S-O非共价键锁定型非稠环小分子受体材料高效能量转换的分子设计规律,获得
学位
手性三芳基和四芳基甲烷化合物是一类球形分子,它们特殊的几何结构使其在不同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光电器件、功能材料、药物输送和蛋白质易位检测等。本论文主要通过手性磷酸催化的亚甲基醌前体和亲核试剂的不对称加成反应来构建一系列手性三芳基和四芳基甲烷类化合物。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手性三芳基甲烷的合成研究在手性磷酸(R)-BINOL-2,4,6-(Cy)3C6H2催化下,实现了三芳基甲醇和2,
学位
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化工生产过程中,分离技术为原料净化和产品提纯等提供了技术性保障。在众多分离过程中,精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方法之一,在工业化生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存在投资过大,能耗过高的问题。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本文提出一种新型传质元件——脉动阀。其原理是在F1型浮阀的基础上外置一个连续脉动装置——筛孔板,通过外加动力,使得筛孔板在浮阀上方持续脉动,对清液层中上升的气流产生连
学位
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涂料、医药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目前工业上采用的甲苯侧链氯化水解法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和氯离子污染的问题。而甲苯直接氧化法存在着甲苯本身较难活化,苯甲醛的产率较低等问题。相比之下,以苯甲醇为原料,O2条件下的催化选择氧化是合成苯甲醛的更为绿色的方案,近几年受到催化领域的研究关注。对于该选择氧化反应,以Pd为代表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比氧化锰等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