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聚合物蓝光材料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聚芴为基础的蓝光材料出发,以材料绿光带的起源为主线,研究了绿光带起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从材料分子的结构设计上寻求有效抑制绿光带的办法。   本论文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合成一系列单分散的含有芴酮单元的齐聚物,并对它们在溶液中和固体薄膜中的稳态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芴酮单元的引入,使齐聚物几乎全部为绿光发射;齐聚物的荧光发射独立于共轭长度;只与和芴酮相连的芴单元有关,与共轭长度无关;增加齐聚物的共轭长度,光谱没有明显的改变。   2.通过物理掺杂实验,把含有芴酮缺陷的聚芴(PN),以相同的摩尔比掺杂到无缺陷的聚芴(PF)和不同代数的树枝状聚合物中(主链为聚芴单元,外围为含有咔唑的树枝状分子,PG0,PG1和PG2),研究掺杂体系的荧光光谱变化。结果表明:在芴酮缺陷存在的前提条件下,材料的聚集可以使能量有效地通过分子链间和分子传递到芴酮缺陷,导致强的蓝—绿光发射。从PF到树枝状聚合物,随着树枝状分子代数的增高,外围基团对主链的包覆作用依次增强,减小了分子的聚集,这种放大作用依次减弱。   3.采用“AB2+AB”一步法合成了具有三维结构的,支化度依次增加的超支化蓝光聚合物P5,P15和P40。热处理氧化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支化度的增加,超支化结构对于抑制材料聚集的作用依次增强;对高支化度的P40,其超支化结构明显地起到了阻碍能量的有效传递和抑制绿光带的目的。   4.合成了一系列线型共轭长度可控的超支化聚合物,并对这些模型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这种超支化共轭结构中,线性共轭单元的长度决定了材料的光谱位置和荧光量子效率,同时,也影响了的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行为。
其他文献
向分子中引入氟或者含氟基团能够显著改变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如何高效地向分子中引入它们一直以来是有机氟化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含硫化学的发展,各种新型氟烷基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文明人类将目光投向北极,最早是从古希腊开始的。他们以星的轨迹划出了北极圈的界限——古人的智慧,多么浪漫!  北极是寒冷的,却又是温暖的,因为它的中心是北冰洋,而一连串岛屿环绕在那周围,看起来正如一个拥抱的姿态。这里的风景以白色打底,许多神话如云朵般飘在空中。这里有人,有动物,有植被,北极不寂寞。  在无边的雪原上,一只北极熊如人类一般伫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动物,生命中大部
本文采用MALDI-TOF-MS技术测定β2-微球蛋白分子量;考察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定β2-微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分子量。   本文利用免疫亲和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
21世纪,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基于环保和资源的要求,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水基聚合物成为当务之急。有机硅和有机氟由于在应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异性,因此其水性化研
本论文将过渡金属化学与自由基化学相结合,通过过渡金属中间体来调控自由基化学的选择性。基于自由基对烯烃加成形成的烷基自由基中间体,与过渡金属中间体反应实现第二个官能团
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生命的主要生物大分子,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发展能对重要蛋白质进行实时检测的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是后基因组时期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论文
草甘膦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除草剂之一,具有芽后内吸广谱火生性的特点,能有效地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杂草、阈叶杂草和灌木。尤其在防除多年生深根恶性杂草方面显示了非常的优点,故在
本工作主要研究了压缩CO2/微乳液体系的不同性质及其在生物催化中的应用。采用多种手段,研究了压缩CO2/微乳液体系和蛋白质/压缩CO2/微乳液体系的微观性质、热力学性质、以及
A、B、C中哪个是小精灵身上缺失的部分?
期刊
利用DNA的模板效应,采用分步法合成了系列对称或不对称Zn(Ⅱ)-DNA-席夫碱配合物[Zn_2Cl_2Lnen],(L~1=D11-4M-D12-4M、L~2=D11-4H-D12-4H、L~3=D11-4T-D12-4T、L~4=D11-4Cl-D12-4Cl、L~5=D11-4M-D12-4T、4M=4-甲基-2,6-二甲酰基苯酚、4H=2,6-二甲酰基苯酚、4Cl=4-氯-2,6-二甲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