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适合于开角型青光眼疑似病例眼压波动检查的新方法。方法开角型青光眼疑似病例57例(114眼)均来自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眼科门诊,比较72小时眼压检测与单日日间眼压检测对于开角型青光眼疑似病例眼压波动的差别。结果24小时日间眼压差测量结果的95%可信区间(3.83,5.70)mmHg在推荐标准8mmHg范围内。72小时日间平均眼压差值(7.44±5.90)mmHg与24小时平均眼压差值(4.77±5.03)mmHg间存在显著差异,以α=0.05为标准,得出t=3.68,P<0.05,有统计学意义。72小时日间眼压平均值比24小时日间眼压平均值高2.5mmHg,两者进行t检验得t=4.06,有显著差异。72小时眼压测量法对于双眼压不对称性的阳性检出率与24小时检查结果有明显差异(χ2=8.1,P<0.05)。7:30,10:30,13:30,16:30四个门诊时段出现眼压峰值的机会分别是25.4%,39.7%,19.2%,15.7%,各个组别存在着多样性,无一致规律。结论72小时连续日间眼压监测法可以弥补临床上常用的简化24小时眼压监测法的不足,既可以满足24小时眼压监测的需求,同时又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适合于开角型青光眼疑似病例的眼压波动检查,在我国现实医疗环境下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