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滩山北缘断裂带处于阿尔金断裂东端和祁连山逆冲构造带西端交汇区域的北部,与河西走廊西端的酒西盆地被宽滩山隆起分割。宽滩山北缘断裂带总体走向NW,全长约50km,共包括两条断裂,分别为塔尔湾-池家刺窝断裂和干峡山-下天津卫断裂,两条断裂走向近乎一致,中间相隔约10km,断裂倾向南西,南西盘为上升盘。沿断裂带线性陡坎清楚,指示了其晚第四纪垂直错动特征(陈涛等,2012;闵伟等,2016)。前人认为塔尔湾-池家刺窝断裂带是一条逆冲活动断裂,其垂直滑动速率为0.04-0.06mm/a,并发现了距今3.5万年以来的3次地表位错型古地震事件(闵伟等,2016)。宽滩山北缘断裂带线性特征显著,与其近平行的阴洼山断裂、嘉峪关断裂表现为右旋逆走滑特征(何文贵等,2010a),其是否也具有走滑性质,目前尚不清楚。宽滩山北缘断裂带错动方式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阿尔金带东段与祁连山北缘的构造转换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酒西盆地与宽滩山地区最新构造变形机理,一种观点认为阿尔金断裂东端左旋走滑错动起主导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祁连山逆冲构造带向北东方向扩展起主导作用。前一种观点为走滑断裂的末端效应,因此与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带呈30-35°夹角的宽滩山北缘断裂带应当表现为逆冲或逆冲兼左旋走滑错动;后一种观点为南南西—北北东方向的地壳缩短,据此推断,北西走向的宽滩山北缘断裂带应当表现为逆冲或逆冲兼右旋走滑错动。论文在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断层地貌解译的基础上,沿宽滩山北缘断裂带线性断层地貌清楚的段落实施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对获得的高分辨率DEM进行了河流地貌解译和断错微地貌分析,并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与前人年代测试工作,定量分析了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对宽滩山北缘断裂带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宽滩山北麓地区普遍发育三级地貌面。其中最高一级地貌面为基岩台地或洪积台地,两级较低的地貌面为河流阶地。晚第四纪以来,塔尔湾-池家刺窝断裂以右旋走滑错动为主兼具逆冲活动,干峡山-下天津卫断裂兼具逆冲和右旋走滑错动特征。塔尔湾-池家刺窝断裂20ka以来右旋走滑速率约0.56-0.91mm/a,垂直错动速率约为 0.11-0.15mm/a。(2)对沿塔尔湾-池家刺窝断裂的摄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共获得了 38个右旋位错量,位错量分布表现为4.5m、8.0m和14.0m三个峰值,其中最大峰值对应T2/T1阶地陡坎水平位移14.0±1.5mm,指示T2阶地下切以来(距今19.8±0.7ka)共发生了 3次水平位错事件,同震位错量从老到新依次为6.0m、3.5m 和 4.5m。(3)祁连山逆冲构造带北北东扩展是酒西盆地与宽滩山构造变形的主要驱动力,造成了宽滩山北缘断裂带等北西走向断裂的右旋走滑错动、北西西走向断裂的逆冲错动和近东西向断裂的左旋错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