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钙复合作用对杉木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w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用材树种,栽培面积非常广泛。而南方土壤类型中较多的是红壤,该种土壤富铝化作用显著,含有较强的酸性,存在较多的铝毒害现象。在该背景下,以1年生不同耐铝型杉木家系幼苗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铝镁钙因素水平,采用水培等来模拟生物的生长情况。根据结果分析铝、镁、钙复合作用对不同耐铝型杉木家系幼苗的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以及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从而从代谢生理及养分生理角度探讨不同耐铝型杉木家系对铝、镁、钙复合作用的响应机制度,并进一步分析镁和钙对铝毒的拮抗作用。该研究对防治杉木铝毒害起到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实现杉木人工林林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水平的铝、镁、钙复合,对不同耐铝型杉木幼苗的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变化。同一胁迫时间不同处理而言,对MDA含量而言,除了耐铝型杉木幼苗在胁迫30d的处理15、胁迫45d的处理9和14,铝敏感型杉木幼苗的处理13,均呈现降低趋势外,其余均呈现上升变化趋势;耐铝型杉木幼苗在处理5、6、8、9、11、14、15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铝敏感型杉木幼苗在处理3、5、6、8、9、10、11、14、16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POD活性而言,除了胁迫45d后耐铝型杉木幼苗的处理13,以及铝敏感杉木幼苗的处理2、4、6、10、13呈现降低趋势外,其余各处理均呈现上升趋势;杉木幼苗POD活性在各处理下均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对SOD活性而言,耐铝型和铝敏感型杉木在胁迫15d和45d时各处理呈现降低趋势外,其余处理呈现上升变化:耐铝型和铝敏感型杉木幼苗中的处理14、15随时间呈现降低趋势外,其余处理为先上升后下降。对CAT活性而言,耐铝型和铝敏感型的杉木幼苗中的各处理在胁迫期内呈现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耐铝型杉木幼苗在处理5、6、7、8、9、10、11、12、14和16中呈现上升趋势;铝敏感型杉木幼苗在处理1、2、3、4、5、9、16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在其余处理中表现为上升趋势。2、就极差分析结果可知,对杉木幼苗叶片的MDA含量而言,耐铝型杉木在胁迫期间以镁离子起主要影响作用;铝敏感型杉木幼苗反应最为迅速的为钙离子,随着胁迫时间的变化,镁离子起主要影响作用。对杉木幼苗叶片的POD活性而言,钙离子对耐铝型和铝敏感型杉木幼苗起主要影响作用。对SOD活性而言,铝离子对耐铝型杉木幼苗反应最迅速,镁离子则对铝敏感型杉木反应最为迅速,两种杉木幼苗在胁迫期结束时均变为钙离子起最大影响因子。对CAT活性的影响因子而言,耐铝型和铝敏感型杉木幼苗反应最为迅速的分别为镁离子和钙离子,而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铝离子起主要影响作用。3、不同浓度水平的铝、镁、钙复合,对不同耐铝型杉木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具有不同的变化。同一试验时间条件下,各处理下的耐铝型和铝敏感型的杉木幼苗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a+b)含量存在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的提高程度不一致。胁迫15、30、45d时,对耐铝型杉木幼苗叶绿素的变化一致,处理7、3、3最大促进了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a+b)含量的增加;对铝敏感型杉木幼苗叶绿素的变化存有差异,具体为处理8、12、6最大促进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处理14、9、6最大促进叶绿素b含量的增加,而处理14、12、6最大促进叶绿素(a+b)含量的增加;同时,吕敏感型杉木幼苗在胁迫45d后的处理6会最大效应的促进了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a+b)含量的同时增加。极差分析结果显示,镁离子对叶绿素各指标反应最为迅速,随着胁迫时间推移,铝离子起主要影响作用。4、不同浓度水平的铝、镁、钙复合,对不同耐铝型杉木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具有不同的变化。对耐铝型杉木幼苗而言,在胁迫15、30、45d后,在处理13、6、2条件下的F0降幅度最大,在处理15、6、2的Fm降幅度最大,处理15、13、2条件下的Fv降幅度最大,处理15、13、5的Fv/Fm表现为最大降幅;而对铝敏感型杉木幼苗,胁迫15、30d后,处理14、6的F0降幅度最大,处理14、5的Fm降幅度最大,处理14、5的Fv降幅度最大,然而在胁迫45d后FO、Fm、Fv均转为提高趋势,胁迫期间叶绿素荧光Fv/Fm以处理13、6、15表现为最大升幅。5、不同浓度水平的铝、镁、钙复合,各处理在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Al含量在根部的具有较高的积累,而K、Mg、Ca含量则较多的集中在叶部位。对杉木幼苗的不同器官而言,不同耐铝型杉木在各处理下对K、Na、Ca、Mg以及Al的积累程度不一样。6、耐铝型杉木幼苗的对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敏感度普遍低于铝敏感杉木幼苗,说明可以通过筛选耐铝型基因来抵御铝毒害。在铝胁迫条件下,高浓度钙离子以及中等浓度钙离子能够有效的缓解铝毒害,说明外源添加钙离子和镁离子对缓解铝毒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自2006年起,云南省开展了以集体商品林改革为主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这是林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云南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事
摘要:合作习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自从提出以来,它就被广泛地应用到很多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去。在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中开展合作学习是有很多的优势的,它在改善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质等方面有着实际的效果。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运用  G623.5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
摘要:随着课程不断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习方式被我们开创。我觉得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景方式是许多学习模式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情景化的构建,是指在教学课堂中利用一些教学手段设定一定的具体情景,将学生吸引到里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和积极的学习。在构建情景化的教学课堂中,要不断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给学生未来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动作对话;教学方式;故事教学 ;生活化  G633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依然在持续进行中,其核心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全国许多高中学校都投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中,不少高中学校开始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上课。与过去相比,学生与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准备和表现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那么,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否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呢?本文在对比导学案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
期刊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世界上应用面积最广、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成功杀虫微生物。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s,Vips)是一类BT
摘要: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学习竞赛活动,最早源于美国教学领域,其参与主体主要为大学生群体。在数学建模传入我国数学教学领域后,数学建模的学生参与对象扩展到中学生和初中生。而近年出现的初中数学建模,更多的是以一种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方法存在,对其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有助于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建模”;教学  G633.6  一、初中數学“数学建模”的意义  初中建模是指学生在
本文着重研究了‘马汉’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营养元素周年动态变化,主要包括薄壳山核桃叶片、雌雄花序、细根和果实等部位中各营养元素的周年变化;种仁中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总
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新形势下,特别是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重点从多元化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实施多元化教学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实施多元化教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