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词语是汉语语句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衔接手段,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分句之间的连接更加通顺、语义更加完整,掌握好关联词语对提高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大学中文领航项目的美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课堂录音收集了调查对象的口语语篇素材,自建了口语语料库,并选取口语语料中涉及到的关联词语作为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偏误分析法、数据统计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关联词语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分析,对其偏误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描写。本文分析总结了高级阶段美国留学生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基于英汉对比分析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研究对象、语料说明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口语语料中出现的关联词语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根据笔者对留学生口语语料的分析,发现了六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关联词类型,分别为: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递进、并列。因此,本文将这六种关联词语类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六种关联词语出现的次数之和为303,出现偏误的次数是127。这六种关联词语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转折>因果>递进>并列>假设>条件,其偏误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因果>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虽然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使用率高,但同时偏误率也高,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的使用率和偏误率均低,是留学生关联词语掌握的难点。另外,笔者还统计了语料中出现的具体的关联词,并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和分析,其中“不但(不仅)......而且(还、也)”使用频率最高。第三部分是对美国留学生口语语篇中关联词语的偏误进行分析。笔者将学生语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偏误分为四类:关联词语的误代、关联词语的遗漏、关联词语的误加以及关联词语的错序,其中关联词语误代和关联词语误加两个类型的偏误率最高,是留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关联词语偏误的类型。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留学生口语语篇中关联词语偏误产生的原因,笔者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主观方面包括回避策略、母语负迁移以及目的语规则泛化;客观方面包括汉语关联词语自身的复杂性、教师教学的讲解不足和教学材料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教师、学生以及中文领航项目的课程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归纳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指出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笔者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对外汉语关联词语的教学,帮助南京大学中文领航项目的美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关联词语,突破汉语学习瓶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希望能够为其他国家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一点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