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是社会人口的半数构成体,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主体,当前劳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就劳动者而言,不能人尽其才,不仅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还会使他们对社会公证产生怀疑;就用人单位而言,既不利于真正合适人才的选拔,也不利于市场形象的建立;就社会而言,不仅干扰人力资本的正常流动,阻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会破坏就业市场的公平环境,扭曲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常行为,这势必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和社会总福利水平的降低,同时彰显社会的不公。本文以就业准入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释义和界定;第二章为文献回顾部分,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各国学者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章对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和回顾;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第五章从女性本身、男性以及整个社会的角度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就业性别歧视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不利于女性的发展,其危害性还会波及到社会另一构成体男性以及整个社会,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第六章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部分,先从文化、经济、法律、制度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源;接着结合我国实际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解决方法,提出了我国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对策建议;最后一章是本文的后记部分,在对全文进行总结陈述的同时,指出了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