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hqc12322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所探讨的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是在我国古代文献里存在的异读字(词)、多音字(词)、假借字、破读音、押韵读音、外来词语专有名词的读音、古人名古地名古官名以及文字演变引起的歧异读音等等,这些读音或者超出语音演变一般规律或者不符合现代汉语语音规范。这些有几个读音的词(字),我们一般以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或者最习用的读法为“正读”,而以特别、少见的读法为“变读”。即把一个字的本来读音以外的其他读音叫作特殊读音。这些特殊读音来源十分复杂,是汉语语音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剩余。这些“剩余”的特殊读音,有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或作用,成为语言中的有效成分,这是应该予以认可的;还有一些则仅仅是没有意义的“剩余”,成为语言中的赘疣,自然是应该予以清除的。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是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语言现象,它体现着丰富而复杂的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规律,包含着汉语文化的历史存留。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语义等语言要素,它是语言发展和语音发展规律的例外。“例外考验规律”,“不规则变化本身一定有一种规则,问题在于怎样发现它”(维尔纳)。在旧规则看来不规则的例外实际上可能隐含着不被人发现的规则或者产生了新的规则,只不过人们还没有认识或总结出来罢了。例外隐含着不被人发现和掌握的规律,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线索,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汉语的特殊读音有历史的来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汉语史的研究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提供借鉴。本文试图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古”和“溯源”的方法探讨汉语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探索其产生的时代;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揭示特殊读音蕴涵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为汉语语音规范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参照。具体说来,本课题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如下:甲、以《说文解字》、《经典释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等字典辞书以及历代经籍注疏作为语料来源,了解古书中特殊词语的概貌,探讨汉语特殊词语的来源和流变。乙、分析上述几部字典辞书所载特殊读音与非特殊读音之间的语音关系,以期据此了解汉语语音的演变轨迹。丙、探讨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及其蕴涵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为汉语语言学理论提供现实的材料。丁、通过对古书中特殊读音的研究,为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提供材料和历史的借鉴。本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绪论。二、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产生的原因和时代。三、字典辞书里的特殊读音。四、专用名词的特殊读音研究。五、古书中的破读音研究。六、古书中的假借读音研究。七、文字形体造成的读音问题。八、古诗词、古韵文押韵和平仄读音研究。九、古书中特殊词语的读音研究与现代汉语读音规范化问题。十、小结。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科学院西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西安光机所虽历经三次管理体制改革,但仍未脱离事业单位的种种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创造新的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动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教育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为世界湾区建设、未来大学发展提供新路径。当
目的:在数字化医疗医院示范中,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医疗废物的回收、存放及处置等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管,使医疗废物管理更加规范。方法:基于无线网络、条形码及射频识别(R
<正>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所体现的就是在教师有效辅导下,学生通过运用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地、愉快地、自主地进行探索与发现,掌握知识,提高能
本文从研究中国女性画家入手,围绕女性什么样,女性画家什么样,女性画家如何存在,女性画家如何发展这几个问题的线索进行展开。按照时间的顺序,分析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各个阶段的女
"画中人"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尤以明清传奇《牡丹亭记》、《梦花酣》、《画中人》和《桃花影》中"画中人"意象刻画最为成功。作家借助画像这个特
自从王守觉院士提出了仿生模式识别以来,仿生模式识别算法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控制理论、语音识别、虹膜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本文首先系统地讨论了作为用于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
猪瘟病毒是猪最重要的病原之一,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可导致猪瘟慢性感染,其间不断向外界排毒,直到死亡。仔猪猪瘟往往是先天感染低毒株猪瘟病毒,出生后又受到持续感染,免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