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创新的江苏政府R&D资助方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增强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需要强调的是,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促进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措施,R&D资助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鼓励措施之一。R&D资助涉及多种方式,但最主要的是直接资金投入与税收优惠两种,目前学术界对二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单项措施的效果检验上,对比研究的成果并不多,尤其是由两种资助方式激励路径上的差异进而导致的效果差异的研究,文献中很少见到。本文以政府对企业研发的直接投入与税收优惠两类资助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面临更加动荡的外部环境,而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产品技术的创新,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动荡的环境下,企业若想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对现有的知识、思维模式及行为惯性等进行有效改变。基于此,有些西方学者提出了“组织遗忘”的概念界定这些内容。而在研究组织创新的过程中,学者越来越重视组织遗忘在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围绕组
学位
随着经济、科技、人才的全球化发展,公司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呈动态化加剧,愈加复杂多变的态势,也只有具有快速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公司才会很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这样的情况驱动下,公司无论是在人、财、物等硬件资源方面,还是在管理和文化等软件资源方面,必须具备柔性能力。公司也只有在技术、管理和文化上不断学习和创新,如不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合理进行战略策划、重塑组织结构,培育企业柔性文化,努力打造和发展企业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知识分享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各企业组织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可以说再没有一个完全封闭不与外界交流的企业。这就引发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Chesbrough,2006),将组织间的交流及其交流的意义进行更为系统化的研究。开放式创新的学者如Chesbrough,根据知识技术的流动方向,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向开放式创新(inbound)和嵌出开放式创新(outbound)。内向开放式创新更侧重于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脚步的加快,知识溢出作为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如Jaffe (1989), Grabher (1993), Audretsch和Feldman(1996)等,已经通过理论研究充分证实了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Leonard-Barton (1995)也指出单个企业几乎不可能具备完成创新任务所
学位
相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纯粹结构上简单组合的问题难题,产业创新升级更加注重以产业内部核心技术研发为主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从根本上实现产业升级。基于传统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会面临着不同的升级瓶颈。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生阶段的新兴产业则主要面临着资源匮乏所带来的低产业化的问题;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成长阶段的产业由于一味注重规模扩大而容易出现“大而不强”的问题,如我国典型的装备
学位
进入新经济时代以来,外部环境的日新月异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的压力,企业逐渐意识到仅依靠内部资源创新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应该积极获取外部资源,并进行内外资源的整合,才能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而开放式创新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日受追捧,成为企业创新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自从开放式创新提出以来,如何帮助企业确定一个最合适的开放度,以便能够让企业的开放式创新
学位
科学技术作为历史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20世纪后半叶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技术含量和集约化程度,推动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世界各国都力争凭借高新技术的大力发展推动本国经济。而其中又以高技术产业尤为重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但决定着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还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同时,我国企业
学位
随着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与企业运作绩效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许多学者从质量管理整体或具体质量管理活动的角度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尚未获得统一结论。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探索不同情境下的质量活动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以从理论可适性的角度对质量管理的应用成效进行修正与完善。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的质量管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些背景下展开此领域的研究,可以为不同情境下二者关系的讨论提供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高速发展,我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进行技术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R&D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提升企业自主竞争水平己成为我国企业的首要任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在此研究上国外学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部分研究显示研发支出确实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我国此类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受到各种限制,还处于
学位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日益增大,战略的有效时间不断缩短,企业战略的目标转向如何延续自身的竞争优势。以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高新技术持续创新的实践主体和主导力量,是影响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已经成为现代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整体水平决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