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手段。我国文化产业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正处在“十三五”发展的新时期,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把握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文化发展战略,从而将文化产业发展推向新阶段成为了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文化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并在近年迎来良好发展趋势,即政策优势明显,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文化+”跨界融合趋势不断加强,“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日益成熟等。但由快速发展引起的诸多问题制约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应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向导,以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发展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原则,本文从政策、市场、资源开发以及对外发展等角度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