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通过症状自评量表、自我控制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探讨了解当前硕士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控制能力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选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461名硕士研究生,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检验,并结合深入访谈,分析了硕士生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及硕士生自我控制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对硕士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提高硕士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示: 1.硕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修订的自我控制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 2.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有37.53%的硕士生出现不同程度心理症状,其中有6.3%的硕士生存在较重症状。 3.本文从自我控制问卷的调查结果可知,硕士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中等偏高。 4.大部分硕士生的父母对其的理解、支持和干涉控制都属于中等水平,有25.34%的母亲和35.57%的父亲存在过度保护、干涉、限制自由的高控制教育方式。 5.根据硕士生心理健康、自我控制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三者关系分析,发现硕士生的自我执行可以直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父、母的关爱(温和、理解和支持)和干涉控制可以预测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母亲的关爱(温和、理解和支持)是自我执行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 根据对以上三个问卷的调查与分析,对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一些对策与思考:从硕士生自身来说,学会运用自我调节、锻炼自我执行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从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适当减少干涉控制,给子女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良好培养;从“他人”来说,朋辈、导师等帮助和指导也是硕士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 由于本次使用工具限制,今后会学习使用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来进行结果检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今后可以对其他因素再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