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东北装甲兵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胜利之初,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走遍日本关东军曾经作过战的战场,风餐露宿,人拉肩扛,搜集日军遗弃的坦克、器材、装备,组建了东北坦克大队,为东北装甲兵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极为宝贵的物质基础。东北坦克大队成立不久,即登上了战争舞台,驰骋松辽大地,以仅有的几辆坦克,支援步兵战绥阳、克东宁、激战靠山屯、苦战德惠城,屡战皆捷,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初立战功,并逐步发展壮大了队伍。接着,东北战车团和装甲团又以较多的坦克装甲车辆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为解放锦州,攻克天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10月1日,东北战车师部分部队光荣地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为四年的解放战争征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论文依据档案、文献和回忆录等资料,以东北装甲兵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线索,按照史实的时间先后为序,较为详细地记叙了东北装甲兵的解放战争战史,并总结了东北装甲兵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战法和经验教训。
其他文献
欧洲在近代的崛起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其深厚的知识和思想基础的。这个基础不是在近代才奠定的,而是导源于中世纪盛期以降欧洲学术思想的深刻变化。其中,理性主义思想的复兴及
学位
帝王,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得帝王教育非常重要。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帝王教育这一特殊课题对国家社会意义重大,绝对不可等闲视之。前辈
学位
本文将贾湖遗址墓葬资料与居址材料结合起来,并与民族学材料对比,尝试从性别考古学的角度对反映的社会习俗与性别之间的关及其社会生活作初步探讨和合理解释。以期在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