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ichengzyok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使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从以言语灌输为主的教学,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启发式教学转变。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的时候,仅依靠言语行为启发学生已远远不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非言语交流占很大的比例,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将英语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注重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能够鼓励学生、启发学生,促进有效教学。有关研究表明,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正确使用对创建更有效的英语课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专门对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非言语行为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其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认识与实践运用情况,并对学生的期待与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表现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合理使用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本研究以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为研究手段,以广西玉林市区5所小学的24名英语教师和51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小学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是参考周鹏生(2006)老师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分类,由本文作者对其分类进行微调改编而成。该问卷包含了六个维度:认知程度、体态语、空间语、副体态语、副语言及接受程度。小学生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非言语行为的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五个维度:体态语、副体态语、空间语、副语言及接受程度。本研究关注的三个问题为:(1)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非言语行为的总体情况如何?(2)学生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期待是怎样的?(3)学生的期待与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存在怎样的差异性?调查结果表明:(1)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使用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多数教师对体态语比较注重,而在空间距离、副体态语和副语言三个方面明显不够关注;(2)小学生对于英语教师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的关注度很高,大多数学生喜欢英语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授课;(3)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表现与学生的期望值存在偏差,差异最为明显的是副体态语,其次是空间语和副语言,师生双方都比较认可体态语。根据研究结果,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正确使用,作者提出了几点比较科学的建议:于教师,提高认识;改变陈旧观念;加强训练;深入交流反思;提升使用技巧。于学校,注重培训指导,包括任职前以及任职后的培训指导;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其他文献
以新疆北疆玛河流域棉田为例,通过分期播种的方式调控积温,分析了不同积温下棉花的生育进程,并利用植物生长解析法研究了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相对
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可是投资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隐患:巨额的投资贷款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投资结构的不合理
<正>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深入浅出,学生的学习更简易明朗,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散联合四磨汤口服液在新生儿肠痉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产科母婴同室中诊断为肠痉挛的16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54例,对照A组57例和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预后,提高IPB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其中男7例,
总结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经股静脉入路、行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认为及时有效的术前准备、规范到位的术中配合和精心、专业的术后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管辖范畴,以多边协调机制为基础的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体制随之产生。以GATT/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与贸易有关的全球
<正>欧洲是国际舆论尤其是涉华舆论的主要塑造者之一,是对华偏见最集中的地区和增强我软实力的主战场,兼之欧洲政治草根化和民意影响浓厚,欧盟又将自身定位为民事力量;同时,
会议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逐渐被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取代。而在现在农业生产中,化学防治成为了植物保护、提高产量的重要方式。大型植保机械的运用,提高了植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开展网球运动的条件保障、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分析江西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江西省高校网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