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转变为垂直专业化分工,我国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此同时,出口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理论上,考虑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分析我国出口竞争力,在实践中,合理分析我国出口竞争力,对优化我国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考虑到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即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得一国出口产品中大量包含进口投入品。其次,指出出口竞争力应当包含技术及市场竞争力、产业关联竞争力、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竞争力三个方面的竞争能力。再次,使用WIOD数据库中包含40个国家35个行业1995-2011年的出口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剔除出口中包含的进口投入品。在此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出口竞争力依然优势明显。(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但对部分产品其出口竞争力仍显不足。无论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产品,其中都有相当数量的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能在世界上具有一席之地。(3)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逐年提高,而知识密集型和健康、教育和公共服务品等服务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则是喜忧参半。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在过去的17年中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该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均表现出持续稳定的上升态势。(4)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是技术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所致,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竞争力的提升为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较小的正向提升作用。最后,本文在以上结论基础上,以宏观上稳增长、调结构为目标,提出了如何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