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获得冠心病心绞痛肝郁脾虚证与焦虑抑郁状态及hsCRP、IL-6的相关性,并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证候分布,从而为冠心病心绞痛兼肝郁脾虚证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为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治疗,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体现中医药优势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性的研究方法,入组1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症状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组与非肝郁脾虚组两组。结果1.采用计数统计后,可以看出,气虚证包括心气虚证和脾气虚证,合计44.44%;阴虚证20.56%;血虚证2.78%;阳虚证1.67%;血瘀证85.56%;痰浊证20.00%;气滞证29.44%;寒凝证3.33%。2.肝郁脾虚组患者hs-CRP与非肝郁脾虚组hs-CRP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郁脾虚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3.84±18.43)、(48.32±18.07),非肝郁脾虚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25.66±6.81)、(31.93±7.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研究结果提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的是气虚、阴虚、血虚、阳虚,其中气虚、阴虚为主;标实指的是血瘀、痰浊、气滞、寒凝,其中以血瘀、痰浊为主。2.肝郁脾虚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可能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3.肝郁脾虚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非肝郁脾虚组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