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五轴球头铣削加工中,几何误差补偿经常用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然而在几何误差补偿过程中,刀具姿态角的异常突变会造成不可预料的表面缺陷。本文在对五轴球头铣削表面纹理仿真与实验、表面形貌评定与预测以及几何误差补偿等方面进行国内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刀具姿态角改变作用下的表面形貌评定工作。首先,本文建立五轴铣削加工中球头铣刀的运动学轨迹方程,对工件进行表面仿真建模并获取相应表面形貌,在已有评定表面形貌质量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曲面铣削纹理变化改善的五轴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研究”(No.51805457);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面向复杂曲面加工的精密机床多误差源快速测量完整辨识方法及闭环模式误差补偿技术研究”(No.2019YJ02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五轴球头铣削加工中,几何误差补偿经常用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然而在几何误差补偿过程中,刀具姿态角的异常突变会造成不可预料的表面缺陷。本文在对五轴球头铣削表面纹理仿真与实验、表面形貌评定与预测以及几何误差补偿等方面进行国内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刀具姿态角改变作用下的表面形貌评定工作。首先,本文建立五轴铣削加工中球头铣刀的运动学轨迹方程,对工件进行表面仿真建模并获取相应表面形貌,在已有评定表面形貌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对工件表面微元和整体形貌进行分析。在微元水平上,提出最大微元体积、最大微元面积等表面纹理质量评定指标对表面纹理微元进行描述;在工件整体水平上使用整体轮廓曲线以及体积矩阵描述工件不同位置表面轮廓变化情况,同时使用欧氏距离描述不同条件下轮廓曲线相似度。其次,建立不同刀具姿态角组合下平面工件的仿真模型,并进行表面形貌提取。依次使用表面形貌质量指标、表面纹理质量指标以及表面纹理走势对工件表面进行描述和简单划分,再使用聚类算法获取限制表面纹理下的刀具姿态角范围。在仿真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分类中其他刀具姿态角组合以及刀具类型进行实验,对仿真模型以及刀具姿态角范围划分进行验证,并认为该刀具姿态角范围划分仅适用于球头铣削加工,不适用于其他刀具。然后,选取半球面多个位置和表面整体进行表面形貌仿真,针对不同位置表面形貌依次提取表面形貌质量以及纹理质量指标,对刀具姿态角进行简单分类后使用聚类算法对不同位置的表面形貌进行范围划分,确定工件不同位置划分结果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工件整体进行仿真以及聚类分析,结果与单个位置的划分结果也完全一致,证明在加工球面时,可以使用工件一部分的表面纹理仿真结果代表工件整体结果。最后使用欧氏距离描述不同仿真条件工件进给方向轮廓曲线的相似度。最后,研究不同分类的刀具姿态角组合下,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以及切削行距对表面形貌质量、表面纹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刀具姿态角时,不同参数对表面形貌质量和纹理质量指标的影响规律不发生变化,每齿进给量和切削行距对最大微元体积和最大轮廓高度值有较大影响,而其他参数对表面纹理影响不大。因此在几何误差补偿和实际加工中,除了需要考虑刀具姿态角以外还可以考虑每齿进给量和切削行距对工件表面形貌的影响。
其他文献
自2004年6月17日中国铁道部开展动车组全球招标起,中国中车集团(CRRC)陆续对日本川崎、Bombardier、Alstom、Siemens等国际高速铁路技术寡头企业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策略,中国拥有的高铁技术迅速发展至国际一流水平。高速铁路、和谐号、复兴号等名词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详,地铁、轻轨、城际铁路更已融入国民生活且不可分割。俨然成为国家标签之一的轨道交通技术之所以能够取得国民信任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路网的日趋发达,需要通过隧道穿越山区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多车道穿越山体时,往往受到隧道最大断面的限制而采用多洞并行的隧道设计方案,山区地形地势复杂,隧道洞口段风化严重、埋深较浅,往往成为多洞隧道开挖的难点。因此,研究多洞隧道洞口段的开挖稳定性,对隧道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依托四川省某双向四洞十车道隧道工程,通过走访调研、获取资料、阅读文献等手段,对项目场地地形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试和运行优化控制是空调水系统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中央空调系统建立之初,由于实际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与设计的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不相符,容易造成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一致的水力失调现象。而在空调系统投入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各末端支路的空调负荷经常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实时对水系统各末端支路进行流量调节,使得各支路流量与变化的室内空调负荷相匹配。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平衡阀的水力平衡
抱杆作为一种吊装工具被广泛运用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随着对线路组塔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所使用的抱杆,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在近期特高压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因其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其替代品座地式摇臂抱杆有自重大、运输组装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组塔施工方案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内爬升抱杆。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阅读国内外
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正由卫生填埋逐渐向垃圾焚烧转型。垃圾焚烧与卫生填埋一样,也存在渗滤液产生量大,处理困难的问题。膜分离技术常被设置在渗滤液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环节,此环节会产生大量有机物浓度高,重金属及盐分含量大、可生化性差的膜浓缩液,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基于单一技术难以高效处理膜浓缩液这类复杂废水,本论文采用“混凝联合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膜浓缩液。在对化学混凝和电混凝预处
柔性悬臂结构在现代工业中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然而其工作时容易引发自身的振动,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在利用主动控制对此类结构振动进行抑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时滞。忽略时滞而设计的控制律有时得不到期望的控制效果,甚至会对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在柔性悬臂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中,考虑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并研究控制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一章介绍了柔性悬臂结构的应用背景,对柔性悬臂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
随着列车轴重和运营速度的不断增加,钢轨磨耗速率过快成为影响铁路钢轨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铁路钢轨层流等离子选区淬火是一种表面硬化技术,能显著提高钢轨表面的耐疲劳耐磨耗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开展铁路钢轨层流等离子淬火机理分析,可以加深对淬火过程的理解,为工艺过程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基于流体力学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高温等离子体冲击钢轨时流体非等温流动的空间数值解;然后基于传热控制方程和流
在煤、化工及石化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温度范围在80℃~200℃之间的低温工艺凝液需要被冷却至目标温度。我国煤、化工工厂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成为选择冷却方式的主要矛盾,化工行业常用的冷却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大量的低温热能也被浪费,造成了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低温热源的热量由于其品位较低难以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技术在低温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传统装备制造正从智能化、信息化两个方向发展。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对于智能化制造战略实施起着重大的影响。将机床状态监测与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大幅加速我国机床走向智能化的步伐,提高智能化水平。数字孪生是指通过运用新兴的信息技术以实现虚拟仿真模型的构建,用于描述对应物理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