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往中教师公正品质研究——一种个案的视角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tk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教师必备的职业责任与职业道德。教师公正品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公正地处理人际关系而逐渐养成的一种个体德性,是教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的实践美德,它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但是,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公正品质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是教育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公正品质的现状,根据目的性抽样原则,选择了浙江省金华市J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作为研究的个案,以课堂观察为主要方法,辅之以文本分析法以及访谈法等。本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概述了教师公正品质缺失的表征,即学生基本权利的侵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师生互动的偏误、学生评价的偏差、班级管理的专制。根据以上的观察结果,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教师公正品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误用;二是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三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欠缺;四是教师对学生认知的偏差;五是教师公正意识的缺失。基于对教师公正品质缺失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涵养教师公正品质的策略:第一,正确理解“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二,超越功利主义,追求内在利益;第三,加强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第四,消除认知偏见,全面了解学生;第五,确立公正意识,增强伦理自觉。
其他文献
军校医学生由于繁重的医学学习任务和军事训练任务,往往比普通大学生承担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且新生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情绪困扰、表现出适应不良等症状,长期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师能够精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技能、完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加
我国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