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研究民营企业竞争力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民营企业竞争力必须吸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家族企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竞争和竞争力理论为指导,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理论。企业竞争力是指蕴涵于企业内部的、与竞争对手相比较而存在的、融合了企业各种能力(如领导力、创新力、生产力)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具有相对性、动态性(时间性)和局部优势性等特点。企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产品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类型。
由于企业自身因素、市场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的作用,我国民营企业自产生起,就表现出强劲的制度优势,以及由市场导向经营引致的产品竞争优势。但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仍存有许多问题,如企业做大做强的问题、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可最终归结为如何强化民营企业竞争力,如何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制约民营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和西方经济学者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家族制企业强化竞争力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具体措施。诸如,建立学习性组织,奠定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基础;充分利用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培养动态能力,获得竞争优势等。并且指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约束民营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外部因素是单个民营企业所无法突破的。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主体的作用,革除民营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外部障碍。方法是推进制度建设,打造诚信经营环境,以提高社会信任度;清理、删除或修改不合理的政策、法规,使民营企业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发达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为民营企业拓展融资和获得人才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