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家企业历来是中国企业史研究的重点,但鲜有人从企业集团的角度入手来探讨其组织形态演变。荣家企业在其发展的顶峰时期曾经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然而这一规模如此庞大的企业集团却在1947年一分为三。因而探讨近代荣氏企业集团为何最终走向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有着很强的历史意义,更可以对当今企业集团的组织形态演变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采用现代企业组织研究中常用的企业网络理论,并结合历史实证的方法对近代荣氏企业集团在1938—1947年间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从中获得近代荣氏企业集团分离的深层原因。通过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本文一方面避免了因为缺乏经济学的方法而对历史现象流于描述,另一方面也因历史资料的实证而使得研究比较有说服力。文章首先对近代荣氏企业集团的历史变迁进行回顾,从企业集团的初步形成、企业集团的扩张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危机与分离三个层面进行了整体阐述。这其中企业集团的分离是重点探讨对象,我们详尽的展示了近代荣氏企业集团如何在重重危机中一步步走向分崩离析。继而,文章运用史料验证了近代荣氏企业集团实际上是企业寻求网络化的产物,这为企业网络理论在荣氏企业集团上的运用提供依据。最后,文章建立了一个基于企业间不同关系强度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运用模型探讨了近代荣氏企业集团的分离与其企业网络关系强度之间的关系。综合上述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一,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企业间的弱关系网络相比于强关系网络具有不稳定性;其二,近代荣氏企业集团经历了由强关系网络向弱关系网络的转变,这是近代荣氏企业集团分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