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世界银行于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自其被提出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特定阶段出现的经济结构转变问题。在工业化中后期,当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时,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经济转型升级失败,进而造成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经济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增长问题,而是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创新能力等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性经济发展问题,因此论文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多元统计的思想,构建一个综合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能力。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中,我们选取了经济、社会、环境、创新4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并用熵值法赋权构建了“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能力的评价指数,找到了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并发现中国目前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力上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困难、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恶劣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