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住院患者的诊疗现状分析和预后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g139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全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ed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瓣膜病的疾病分期、本次住院主要原因以及目前的诊疗状况,结合最新国内外瓣膜性心脏病相关指南,分析辅助检查应用情况、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原因。通过一年随访调查,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分期、不同治疗方式患者一年生存率的差异,探索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因素。以填补我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研究临床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SDHVD患者疾病诊疗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观察性、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所有数据来自国家“十二五”项目-多中心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前瞻队列研究(China elDerly Valve Disease Cohort Study,China-DVD)数据库。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China-DVD数据库中病因诊断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住院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合并疾病、治疗方式、院内结局,通过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面访,收集患者中长期随访数据,包括死亡、再住院情况,并根据年龄、性别、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分为多个亚组进行分析。对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可能因素和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分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入选2728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2.19±7.75)岁,最常见的是二尖瓣关闭不全(49.81%),其次为三尖瓣关闭不全(36.25%)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4.24%)。所有患者合并高血压病最为多见(57.95%),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76.87%),D期患者最多(46.35%),仅17.84%的患者既往已知有心脏瓣膜病,超半数的患者(53.16%)入院原因为治疗除瓣膜病以外的其他心血管疾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食道超声、主动脉增强CT、心脏核磁、运动试验、多巴酚丁胺激发试验的比例分别为40.87%、7.88%、7.29%、0.66%、0.51%、0.40%。共有762例患者(32.46%)进行了有创干预治疗,以外科瓣膜置换术为主(73.36%),64例(8.90%)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大出血(20.45%)。行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中,选择生物瓣364例(64.88%),选择机械瓣197例(35.12%)。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56.60%的患者评估目前无需手术,而在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中,高危患者占27.01%,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最主要原因是患者拒绝(34.09%)。院内全因死亡率为1.1%。完成一年随访率75.62%,中位随访时间373天。一年再入院率为17.21%,主要原因为心衰加重。一年全因死亡率10.04%,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BMI更低,合并糖尿病、主动脉疾病、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多,NYHA心功能IV级和D期患者更多,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更多。2.入选患者中男性1520例(55.72%),单瓣膜疾病中男性患者主动脉瓣病变多见,女性患者二尖瓣病变多见。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LVEF值低于女性(P<0.001)。男性患者因瓣膜病反复住院率(P=0.027)、有创干预治疗率(P=0.026)及住院总费用(P=0.016)高于女性患者。3.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60-69岁患者有1150例(42.16%),70-79岁患者有1033例(37.86%),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多见,80岁以上患者有545例(19.98%),以三尖瓣关闭不全最多见。三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逐渐减少(P=0.003)。三组患者有创干预治疗的人数分别为485例(42.17%)、205例(19.85%)、29例(5.32%)(P<0.001)。60-69岁组及70-79岁组患者以外科瓣膜手术为主,而80岁以上患者以TAVR手术为主(13例,44.83%)。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9例(10.10%)、33 例(16.10%)、6 例(20.69%)(P=0.033)。4.根据疾病分期,不同分期组患者行有创干预治疗的比例分别为:B期患者有135例占12.37%,C1期患者有47例占14.78%,C2期患者有5例占31.25%,D期患者有528例占42.48%。重度SDHVD患者(C期+D期)中,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LVEF是影响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5.完成1年随访的B期和C期患者中,药物治疗组再住院率高于有创干预治疗组,但全因死亡率无明显差异;D期患者中,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均高于有创干预治疗组患者。根据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一年全因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7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高于70岁以下患者(P=0.043)。在不同分期组患者中,B期与C1、C2、D期患者间一年生存率均存在差异(P<0.001),C1、C2与D期患者间一年生存率存在差异(P<0.001)。不同LVEF分层的患者中,除外LVEF<50%组与LVEF<40%组、LVEF<30%组、以及LVEF<40%组与LVEF<30%组患者间一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其他各组间生存率均存在差异。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03;HR=2.697;95%CI,1.407-5.167)、收缩压(P=0.011;HR=0.985;95%CI,0.973-0.996)、NT-pro BNP(P=0.002;HR=1.046;95%CI,1.017-1.076)是SDHVD住院患者一年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结论:本研究提供了目前我国大规模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住院患者的诊疗现状和预后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我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多见,多数患者既往未知有心脏瓣膜病。2.大多数SDHVD患者合并多系统疾病,心功能较差,超半数的患者入院为治疗瓣膜病以外的其他心血管疾病。3.男性患者以主动脉瓣病变为主,女性患者以二尖瓣病变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患者比例逐渐减少。4.有创干预治疗率为32.46%,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疾病分期越晚有创干预治疗比例越高,年龄、LVEF值是影响重度SDHVD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5.对于不同年龄组患者,有创干预治疗比例逐渐下降,70岁以上患者一年全因死亡率高于70岁以下患者。6.对于D期患者,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均高于有创干预治疗组患者。7.SDHVD住院患者一年全因死亡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缩压、NT-pro BNP有关。
其他文献
传统CAN总线节点不能平均得到总线带宽,造成各节点平均消息传输时滞不等,负载重时低优先级节点不能发送;已有CAN应用层协议虽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往往不能同时满足事件型和时间
期刊
信号素3A(Semaphorin3A,Sema3A),最初认为是神经系统发育和轴突导向的负向调控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Sema3A在内皮细胞、骨髓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中低表达,在肿瘤发生和血管生成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具体调控机制尚未得到充分解释。本研究发现,Sema3A在胃癌患者组织、血清及多种人胃癌细胞系中均低表达,其受体神经激肽-1(Neuropilin-1,NR
芳基硼酸与醛酮的加成反应在最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十多年来各种过渡金属催化的芳基硼酸对醛酮的加成反应的发展概况. Addition reaction of arylboronic acid wi
<正>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金华纺织实业公司(简称"金华公司")成立于1994年,至今已经走过25个春秋,其绣花产品被称为行业潮流的风向标,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产品好评如潮,先后荣
植被生境是群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关系在群落生态学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植被生境基础之上展开的生态位、种间关系研究对了
<正>阅读一个小说家的诗歌,总是不免好奇。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动念诗歌,越来越投入这样一种迥异于长篇中篇,在体量上处于两极的微诗写作?它们是小说溢出的部分,还是他内心里捂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环境下,全球经济逐渐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经济模式也发生变化,对外贸易变得越来越便捷。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贸易起到降低对外贸易成本的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或者BV-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探讨Annexin-1-nFPRs通路对小胶质细胞表型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Annexin-1-nFPRs通路对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兼容策略和政府相应的公共政策,对于推动后发的中国自主标准成长为国际标准至关重要.为了给中国政府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构造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