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基因”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精神内核和非凡特质,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凝华的先进思想因子结晶,同时也是以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形态所呈现出来的红色文化精髓,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所不可或缺的遗传密码。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散地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光荣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红色基因在高校的传承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对学术界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尝试从以往研究相对薄弱而又不可或缺的高校传承红色基因问题角度,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双重保障下,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问题探索找到实践进路。本文依照研究逻辑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起源、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方面展开分析,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这是本文的逻辑起点,对研究新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这一问题从整体上有一定的把握。第二章是对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的梳理。首先诠释基因以及红色基因的概念,并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三者的概念进行辨析。阐述三者交融共生的关系: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它们富有坚强与活跃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由于遗传因子的特性,重在强调传承。红色基因的传承具有主流意识形态性、历史传承性、思想导向性和社会实践性的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方面的相关理论探索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红色基因的相关论述,为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厘析。高校充分挖掘红色基因,在人文关怀中促进红色基因的情感认同,激活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彰显其传承优势。高校要把红色基因这一优势资源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提升以文育人的效果和质量,同时还可以激发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的内驱力,为投身新时代浪潮做准备。第四章分析了新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现状。肯定了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初步成效,在于高校进一步明确了红色基因的育人功能,对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认知也在不断深化,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也更有信心。通过问卷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红色基因在高校之间的认同感参差不齐,部分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视程度不足,红色基因在部分高校传承实效性欠佳,红色基因在高校的传播话语权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由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群体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参差不齐,高校红色基因传承机制需要完善,红色基因在高校的传播话语权亟待提升,红色基因线上线下宣传互动存在“时差”等原因造成了这些问题的出现。第五章是关于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原则和机制建构。高校在遵循系统性原则、“以生为本”原则、实践创新原则和显隐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建构传承红色基因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确保传承过程的顺畅有序。第六章阐述了新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进路。包括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提升教师素养;推进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营造红色教育氛围;融合地域红色资源,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打造红色基因全媒体平台,坚守话语阵地。高校要在这五个方面下足功夫,使红色基因在高校传承深入人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