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特质及行为的模式化认知。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面孔刻板印象,所谓面孔刻板印象指对特定社会群体成员面部特征刻板化的认知,而面孔表情刻板印象是指对特定群体面部表情刻板化的认知。比如人们倾向于认为女性更容易表现出快乐的表情,男性更容易表现出愤怒的表情。贫富是非常重要的划分社会群体的维度,研究者已经证实人们对贫富群体有不同的刻板印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验证了成人被试对成年穷人和富人群体是否存在面孔表情刻板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成人被试是否对来自于贫穷和富有家庭的儿童也持有与成人相同的面孔表情刻板印象。研究1首先验证成人被试是否对贫富成人持有的面孔表情刻板印象。实验1a采用想象任务,发现成人被试会认为富人会更倾向于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而穷人会更多表现出消极情绪。具体而言,被试认为富人更多会表现出高兴表情,而穷人会更多表现出悲伤表情。实验1b以反应时为指标,再次验证了实验1a的结论,在高兴表情启动面孔之后,对描述富裕成语的反应时更短,但在悲伤表情启动面孔之后,对描述贫穷成语的反应更快。在研究1的基础上,研究2通过想象任务探讨成人被试是否对来自贫富儿童也持有上述面孔表情刻板印象。实验2首先探讨了对来自于贫富家庭10岁儿童的面孔表情刻板印象,发现成人被试依然会认为来自富裕家庭的10岁儿童更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高兴表情,但不会认为来自贫穷家庭的10岁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悲伤表情。实验3进一步探讨了对来自于贫富家庭的6岁儿童的面孔表情刻板印象,发现成人被试依然会认为来自富裕家庭的6岁儿童更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高兴表情,但不会认为来自贫穷家庭的6岁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悲伤表情。实验4进一步探讨了贫富家庭的4岁儿童的面孔表情刻板印象,发现成人被试依然会认为来自富裕家庭的4岁儿童更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高兴表情,但不会认为来自贫穷家庭的4岁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悲伤表情。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发现,成人被试对成年富人和穷人持有面孔表情刻板印象,即对成年富人持有积极的面孔表情刻板印象(高兴),对成年穷人持有消极的表情刻板印象(悲伤)。成人对富裕家庭的10岁、6岁以及4岁儿童依旧持有和对成年富人一样的高兴表情刻板印象,但是对来自于贫穷家庭的10岁、6岁以及4岁儿童并没有持和对成年穷人一样的表情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