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俄罗斯哲学家、思想家的别尔嘉耶夫(1874--1948)在20世纪初提出,人类迎来艺术的危机、人文主义的危机、文化的危机,他对文化、艺术、文学诸多领域都有自己的美学理解。或许根据传统的学术分类,别尔嘉耶夫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美学家,但他在博大精深的思想活动与丰富多样的理论著述中,美学方面的思考占据着重要位置这是毫无疑问的。用多年从事俄罗斯美学研究的俄罗斯科学院哲学院贝奇科夫(В.В.Бычков)教授说法:“虽然他没有写美学专著,其早期的《创造的意义》如果不能算专著的话,其实他的所有内容都涉及美学,他的很多附录都涉及到美学领域,而他对法术理解的基础组成之后的对世界和人的审美原则。”艺术创造的根本原则是精神创造,这也是特别强调人的创造性的别尔嘉耶夫对美学予以高度重视的基本原因。由此也构成了我们对这位杰出思想家的美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的必要性。 别尔嘉耶夫认为20世纪初文化复兴的根源是文学美学。他旗帜鲜明地赞美狄奥尼索斯精神,他的哲学是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哲学,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哲学。浪漫主义哲学其实是一种诗化哲学——即美学。所以通观别尔嘉耶夫的整个思想著述,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视野和思想个性的美学家。具体来讲,别尔嘉耶夫的美学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西方哲学,二是来自西方思想史,三是来自俄罗斯19-20世纪美学史。别尔嘉耶夫重视艺术与宗教、人格、社会、历史和民族的关系。别尔嘉耶夫反对哲学体系,重视精神的敏锐性,他让我们重新反思这个时代美学的基本意义,明确艺术的目的,审视艺术的历史、担负艺术的责任。 本论文从五个方面对别尔嘉耶夫美学思想进行全面论述: 一、艺术创造论——美与宗教。本章主要论述了别尔嘉耶夫艺术创造论的重要性,探讨了艺术与创造的基本问题:创造概念的历史,创造的意义,艺术的来源,对美的基本认知。说明了别尔嘉耶夫艺术来源的核心——法术概念,追溯了神秘主义与法术的历史渊源,雅各布·波墨对别尔嘉耶夫的影响。本章关注了别尔嘉耶夫对文艺复兴的讨论,阐述了文艺复兴与创造活动的历史进程,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兴盛与衰败。同时,论述了别尔嘉耶夫对象征概念的重视,说明了象征主义的利弊,分析神话、圣经及早期绘画的象征性质。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为实例,以别尔嘉耶夫和舍斯托夫对悲剧之辩为基准,叙述了别尔嘉耶夫对悲剧概念的理解。 二、艺术人格论—美与伦理。本章主要论述了别尔嘉耶夫对个体人格与美的重视,个体人格的概念与价值,人格与艺术的关系,对比了中国与别尔嘉耶夫对美与个体人格不同理解,说明了美对人的诱惑与奴役的可能性,批判唯美主义。同时,探讨了美的伦理问题:美与爱、正义、价值、真理之间的关系,以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为基准探讨爱的意义,从人类学观点出发看不同性别之爱的差异性,知识分子的个体人格体现。具体分析了别尔嘉耶夫的存在主义美学,对比存在主义与基督教存在主义异同,探讨了存在与艺术之间的内在关系与问题。 三、艺术自由论—美与社会。本章主要回顾了别尔嘉耶夫青年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结缘,后期转向唯心主义的学思历程,分析了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派、俄国革命派、唯心主义学派对美学的探讨,论述革命发生的内在原因、劳动的本质等社会问题。定义别尔嘉耶夫美学为浪漫主义诗化哲学,区分浪漫主义与浪漫派的异同,对比别尔嘉耶夫对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不同理解,对比别尔嘉耶夫和齐美尔学说中的神学美学的形式与内容。回溯别尔嘉耶夫与列昂季耶夫对浪漫主义本土化之辩,分析了俄国本土的浪漫主义问题,浪漫主义在具体艺术形式中的表现,重点分析了音乐的浪漫主义本质特征。 四、艺术末世论—美与历史。本章主要分析了别尔嘉耶夫悲观主义美学的性质,论述他对三种历史时间的定义和理解,阐述了别尔嘉耶夫对历史的终结、美的终结基本看法并对比美国学者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和法兰西斯·福山历史终结论。论述了生活美学的基本问题,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根本区别,艺术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分析了文化危机、艺术危机的原因。论述了现代主义的危险性,重点分析了立体主义、至上主义绘画和未来主义文学、绘画,批判了颓废主义与新宗教意识。 五、艺术民族论—美与民族。本章主要论述了民族性和民族主义在民族美学中不同,分析了俄罗斯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根源,对比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弥赛亚主义、帝国主义的异同,论述了根植于民族性之中的美的特点。回顾了19世纪20世纪初俄罗斯美学思想形成的历程和影响因素,基于别尔嘉耶夫对别林斯基美学思想变迁的论述,分析了俄罗斯美学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论述了俄罗斯美学中的人性问题、民粹问题、信仰问题、文化复兴问题。以具体的俄罗斯作家为例分析俄罗斯文学美学中的普遍性和差异性,论述了别尔嘉耶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推崇的原因,对托尔斯泰批判的原因,对俄罗斯诗人民族主题诗歌创作分析,从而展现别尔嘉耶夫对文学理解的深度认知和美学思想的真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