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源于《伤寒论》,处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轻清解肌、清热止利等功效。由于方中用药较少、药味间作用明确,是中医药的经典方剂。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D-LC/MS),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ressurized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pCEC)的研究平台,对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中黄酮类、生物碱类等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以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和黄芩苷为主要指标,运用HPLC研究中药复方葛根芩连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以葛根芩连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液相色谱-质谱2D-LC/MS联用对中药复方进行分离分析的研究平台。以CN柱作第一维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ODS柱作第二维色谱柱,乙腈-20 mmol·L-1乙酸铵缓冲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电离/大气压化学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ESI/APCI)复合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分离葛根芩连汤成分,并对复方中9个组分进行分析,证明搭建的二维液相色谱的峰容量显著高于一维色谱,分离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第一维色谱的第3个流份为例,对其二维分离进行仔细分析,发现质谱比紫外检测到的组分多,质谱中采用负离子模式比正离子模式测到的组分多。说明搭建的二维液相色谱-质谱分离平台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提高了液相色谱的峰容量和分离效率,可作为中药等复杂体系分离分析的有效手段。2.以葛根芩连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对中药复方进行微柱分离的方法。采用填充5μm粒径C18填料的毛细管色谱柱,甲醇-0.5%三乙胺梯度洗脱,对葛根芩连汤中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黄芩苷和甘草酸进行了分离,并对流动相pH值,运行电压和梯度条件进行优化。表明pCEC具有的色谱和电泳的双重分离机理使分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微柱分离的技术平台。3.以葛根芩连汤中的指标性有效成分小檗碱和黄芩苷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动物,灌胃给药后,甲醇-0.5%三乙胺等度洗脱,采用岛津SPD-20A双波长检测器,在346 nm和280 nm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并绘制药-时曲线。结果显示小檗碱的达峰时间为3 h,黄芩苷的达峰时间为4 h,且黄芩苷吸收不规则,出现多峰现象。总之,本文采用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进行了多种方法学研究。以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高效液相色谱法,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为研究平台,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多分析手段的研究,并研究了复方中指标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成果可为中药质量控制的现代化研究和中药代谢产物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