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翼式硅微陀螺数字测控系统的力平衡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蝶翼式硅微陀螺是一种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可批量制造的微机械陀螺,随着它综合性能的逐步提升,其国防军事应用价值越来越大。非理想情况下,蝶翼式硅微陀螺系统是一个双输入双输出、驱动与检测模态耦合的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陀螺的综合性能,消除模态间的耦合误差,论文着重研究了陀螺检测模态力平衡控制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陀螺数字化测控系统,最后进行了仿真与实验测试,验证了检测力平衡控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蝶翼式硅微陀螺模态耦合特性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双输入双输出、模态耦合的陀螺系统,提出了基于检测力平衡控制的模态解耦方法,并给出了检测力平衡控制目标。2.根据检测力平衡控制的目标,设计了基于正交锁相放大解调的哥氏力控制环和正交耦合误差力控制环的力平衡控制方案,然后提出了基于ITAE性能指标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构建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检测力平衡控制的性能。3.基于蝶翼式硅微陀螺双频载波调制解调的信号处理方案和检测力平衡控制方案,设计了陀螺数字化测控系统,并重点阐述了陀螺数字化测控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以及陀螺数字信号处理设计。4.搭建蝶翼式硅微陀螺数字化测控系统的测试平台,对陀螺的测控系统进行了基础性能测试,以及陀螺检测开环控制和力平衡控制的总体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力平衡控制方案能够增大陀螺的刻度因数,有利于提高角速度的检测分辨率。
其他文献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作为一种面向实时控制应用的现场总线,以其短帧数据结构、多主工作方式、传输速率快、通信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位仲裁、价格低廉等特点,
陀螺稳定跟踪平台涉及光电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运动控制、图像处理等多项技术,是多个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应用领域包括武器稳瞄等诸多方面。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具有很好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港口日趋繁忙,对各种船舶操纵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对于如海洋石油开采、地质勘探等动力定位船舶,对航向、航迹的控制精度要求则更高;现有的船舶控制系统
虚拟现实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并且涉及众多学科的一门前沿科学,是二十一世纪最受瞩目的技术之一。VR技术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应用到多种行业中。虚拟校园是虚拟现实技术在
学位
智能建筑是中国21世纪大型建筑物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包含了各种繁杂的控制和通讯技术。LonWorks总线因其很强的开放性、兼容性、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互操作性,已被广泛
网络控制系统(NCS)是复杂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的客观需求,与传统的点对点式的控制系统相比,NCS具有信息资源能够共享、连线少、易于系统扩展和维护、可靠性和灵活性高等优
参数时变的现象广泛存在于过程控制、航空航天、故障诊断、机器人控制等领域,由于时变系统的广泛性、复杂性以及从时变系统获得信息的局限性,时变系统的辨识与控制问题已经成
薄板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粘接界面脱粘而造成的灾难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亟需对界面粘接质量进行准确的定量检测,以保证产品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嵌入式系统的蓬勃发展,嵌入式技术开始渗透到数控领域,传统数控技术与嵌入式技术相结合,新型嵌入式数控技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激光切割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