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中感知/传输帧结构下的多功率分配策略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随着与日俱增的无线通信用户,频带资源的紧缺以及其利用效率严重低下的情况被显现出来,认知无线电就是在此时应际而生。认知无线电的主要功能在于其能够提升认知用户对频带的感知能力,从而及时地调节运行参数,实现动态进入与退出授权频带的目的,达到提高频带利用效率的效果。同时认知无线电还能够依据感知所得的结果来为认知用户(SU)安排合适的接入功率,在授权用户(PU)可承受的影响范围下,进行数据发送,提升吞吐量。所以,认知无线电技术成为了当下热门的研究方向,对其深入地研究也是每个用户的要求所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开展了工作:(1)在传统的感知帧结构下,帧结构被划分成帧前端的感知时隙以及帧后端的传输时隙,感知时隙的作用是:使SU更加充分地检测PU的信号,从而更加准确地获取PU的信息;传输时隙的作用是:使SU接入频带并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升数据发送量。然而二者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对于二者时长的分配就存在一个权衡的问题。在本文所述的感知/传输帧模型下,利用SU接收机处特殊的解码设备,实现了SU感知与传输的同步进行,并且使感知时隙以及传输时隙的时长共同增加到最大值—帧长T。(2)在传统的两功率分配手段中,假定PU在整个帧结构内状态无变化,因而当SU感知到PU忙绿时,使用较低的传输功率1;当SU感知到PU空闲时,使用较高的传输功率0。但PU在帧结构内的工作状态随时都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倘若SU以较高的功率接入,则有可能在PU从空闲转为忙碌的时候,SU对其形成较大的干扰影响;倘若SU以较低的功率接入,则在PU从空闲转为忙碌的时候,SU并没有完全充分地利用此信道。出于兼顾两者的目的,我们提出了感知/传输帧结构下的四状态三功率分配策略,从而达到提升系统吞吐量的目的。在文章的末尾,通过计算仿真来验证新模型的可行性,并用本文所提模型同传统模型进行对比,考虑了PU的活跃性等对系统的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和改革,天然药物化学成为了一些高等院校药学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教学改革中,有必要将课程改革和人文教育相互联系,不仅使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落到实
学位
微波成像技术属于当今世界上的前沿性课题。微波成像技术能应用在很多领域,例如在无损探伤、医学成像、地球科学等领域内,微波成像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微波成像算法大体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改善传统英语课程的教学弊端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主
运动目标的跟踪是当前计算机视觉中研究的热门领域。人类感知世界最直观的途径即视觉信息。连续的视频帧序列比单张静态图像包含了更多的目标信息。为了实现运动目标跟踪,首先
随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多媒体数字信息的破坏和非授权复制等操作变得更加容易,数字图像作为互联网中广泛使用的信息载体,其安全性和版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数字图
为了进一步促进初中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发展,学校在德育教育当中要渗透一定的励志教育方法,帮助初中学生去更好地面对生活与学习当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就初
学位
光孤子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光折变晶体与线性电介质界面存在的非线性表面波,能够将光波能量限制在晶体表面狭层内,使得界面处具有很高的光能量和功率密度,因此表面波在光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