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现行高校英语口语相关课程基本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机械操练上,只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忽略了所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创造性和得体性。要实现英语口语表达的速度、准度、深度和力度,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已成为一种必然。虽然目前关于演讲课堂设计的系统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但是这一课题正在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心理学和交际科学作为演讲课堂设计的理论基础,以Lucas的英语演讲理论为主线,以当前的英语演讲教学和课堂设计现状研究为目的,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式,选取了七所高校的10位教师和其中两所高校的1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前的英语演讲教学现状和课堂设计情况对受试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英语演讲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人数较少,并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可供教师参考的英语演讲文献资料较少,课堂教学以大量演讲视频和在线网络资源为主;具体的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模式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变;师生角色认识不明确,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与国外相比,英语演讲课堂规模偏大,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开展;课堂评价体系不健全。2)影响英语演讲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生角色及课堂评价;不同英语演讲类型决定了教学侧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模式等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3)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尝试设计了不同类型演讲的课堂教学方案,并以信息性演讲为例设计了一套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