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几乎所有港口城市在兴起与发展过程中都有一条共同的发展规律即“以港兴城,港城共兴”。港口不仅对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且能带动周围地区和腹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港口与其所在区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处理好港口与城市、港口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港口与区域的关系,是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延伸和扩展。港口城市之间,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港口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基础设施与装备,港口运输不可能独立于城市之外去实现,而是要依靠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因此,加强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去年,长江三角洲地区GDP为16,981亿元,占全国17.7%;完成财政收入3,350亿元,占全国20.4%;外贸出口739.4亿美元,占全国27.8%,这一数据无疑确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的经济地位。而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及港口城市在推动区域经济横向联合,及向纵深方向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重视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研究,合理分工及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愈发显得紧迫而必要。 本文主要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与城市、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第一章主要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与区域经济的概况进行详实的阐述:包括分析了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和布局;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基本概况及布局。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港口与城市关系理论,并就长江三角洲地区具体情况依据该理论作出了分析,科学地衡量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第三章在分析总结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与区域相互协调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之后,指出了现有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第四章利用聚类分析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进行聚类分析,利用模型的结论得出了港口群各个港口的正确定位与分工,进一步确立了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地位。最后针对长江三角洲港口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关系做出全文性的总结,给出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