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灌溉决策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溉管理智能化和灌溉决策智慧化是灌区信息化的核心,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精准灌溉,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基础,及时科学地灌溉决策是核心。本研究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到农田灌溉领域,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灌溉决策方法研究。通过3a的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分析了土壤水分、叶水势、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等灌溉决策指标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水分估算模型,确定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权重系数,实现了土壤水分在点尺度和区域尺度的融合,构建了不同灌溉决策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完成了多源灌溉决策信息在特征层和决策层的融合,解决了多源灌溉信息的融合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叶水势、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等灌溉决策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构建了基于NVI的土壤水分估算模型,经验证,所建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6.73%和0.0478。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叶水势、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对湿度对叶水势的影响作用最明显,饱和水汽压差对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作用最明显。(2)实现了土壤水分在数据层的融合。采用自适应加权平均融合算法,确定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权重系数,实现了土壤水分在点尺度的融合;利用贝叶斯最大熵方法,实现了三种不同来源土壤水分数据的融合,结果表明,采用BME3(取土+EC-5传感器+反演的土壤水分转换成的高斯分布概率软数据)进行融合,效果最好,完成了土壤水分在区域尺度的融合。(3)构建了灌溉决策指标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实现了多源灌溉信息在特征层的融合。采用模糊推理理论,对各灌溉决策因子属性值进行了模糊化,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得到了土壤水分、气孔导度、CWSI和叶水势四个指标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构建了多个融合灌溉因子对灌溉决策的识别框架,为决策层融合提供基础参数。(4)对D-S证据理论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多源灌溉信息在决策层的融合。充分考虑灌溉决策的实际情况,对发生冲突的因子,引入距离函数,将平均距离代替冲突证据,解决了多源灌溉信息的融合问题及冲突因子的组合问题。利用实测数据对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与经典D-S证据理论相比,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灌溉决策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其他文献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一种非侵入性、非接触式的光学成像技术,在近十多年内发展迅速,由于具有实时成像、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等优势,
如何能够能够快速地从数据库中寻找所需要的数据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人工智能算法中的蚁群算法中的蚂蚁寻找食物与云计算节点寻找访问数据库具有类似的相关性。因此在云
新展馆中的国际品牌馆,愈发演变为上海展会的一种形象工程。在很多参观者和买家的眼中,关注国际品牌,除了关注它们在设计中的玄妙,更关注它们又制造了哪些新鲜的视觉游戏,带来了哪
全球化经济进程已经进入快车车道,在此变局之时,中国很多大型的集团型企业纷纷意识到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企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人员众多、流程繁冗、效率
部分传输序列(PTS)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但是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计算复杂度高。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一种新的低计算复杂度PTS方法,采用格雷码生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种常见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它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IBS发病机制目前研究尚不明确,许多环节均可能参与到IBS发生发展
通过对高压旋喷桩质量控制要点的介绍,着重探讨在不同地层控制旋喷直径和成桩质量的具体措施及在工序管理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