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生态鱼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水能资源的利用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解决人类电力使用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在江河之上筑坝设闸后,阻断了原河流的连续性,改变河流固有的自然特性,导致河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鱼类种群数量逐步减少。因此,在水电站的设计建设中,必须在大坝两侧修建鱼道,用于鱼类和其他生物的通行。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作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重要补偿措施。而目前国内对于鱼道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特别是近自然式鱼道,国内鲜有运用。本文以大渡河上某水电站为例,通过资料分析、现场测试、水工模型试验和水力计算校核,对该水电站鱼道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我国的鱼道建设、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和河道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资料收集,了解该工程江段的鱼类资源概况,根据已有成果确定典型过鱼对象,同时该结果也将作为本课题的试验对象。(2)利用鱼类游泳能力室内试验,确定鱼类的感应流速、临界流速、突进流速和耐久速度,为鱼道参数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3)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以及过鱼要求,确定本工程过鱼设施共布置两条:左岸竖缝式鱼道和右岸近自然式旁通道;对比鱼类游泳能力测试的结果,进行放水闸鱼道工程进口与出口段水工模型试验、左岸竖缝式鱼道细部结构大比尺水槽试验、左岸竖缝式鱼道1/10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和右岸近自然型鱼道1/7整体模型试验,最终提出该工程鱼道的基本布置方案并验证其合理性。
其他文献
<电工学>理论抽象,逻辑性强.学生很容易感到该门课枯燥难学,因而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多方位着手进行教与学的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
本文分析近年来相关测试及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些磁场“新题”,讲解解题方法,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在高中物理磁场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高考命题规律
本文论述故事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实践,主要提出"借助多媒体,构建故事情境;合理加工教材,丰富故事内容;扩展创作故事,攻克教学重难点"等做法。
[摘要]本文研究了掺粉煤灰、低钙石与沸石复合微细集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并从实验结果分析与探讨了混凝土强度提高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复合微细集料 高性能混凝土 机理 实验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根据现代建筑物高层、重载、大跨度的特点和承受各种恶劣环境条件地需求,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混凝土的拌合物具有大流动性的施工性
本报讯 去年以来,大方县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入手,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累计投入2.4亿元实施了煤矿标准化建设,对矿井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进行改造,新建、改扩建煤矿
报纸
【摘 要】本文从中职教学现状对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的相应教学对策。  【关键词】中职 数学学习 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由于开办历史尚短,在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难题。对部分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害怕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缺乏信心,从怕学到不愿学,这是中职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结合数学教学的体会, 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