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属称谓语系统不仅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心理、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位置上临近,同处于汉字文化圈,又同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都产生了复杂且丰富的称谓语。但由于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以及汉语亲属称谓语构成复杂、运用灵活,也由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称谓语教学的重视不足、教材编排的滞后等原因,使称谓语成为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和汉语交际的一个难点。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韩国学生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并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习得三个方面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选题的缘起,概述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已有研究研究不足。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是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对比研究。本章介绍了汉韩两国对亲属称谓语的界定,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在对汉韩亲属称谓语进行系统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共性和主要差异。第三章是韩国留学生亲属称谓语习得情况调查分析。分为调查设计及实施和调查结果及分析两个小节。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了三方面的内容:韩国留学生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总体使用情况及偏误;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使用频度;韩国留学生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接受度。第四章是韩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亲属称谓语偏误分析。本章着重分析了韩国留学生汉语亲属称谓语的习得偏误原因,主要有:汉语亲属称谓语本身复杂多变、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理解不准确、文化背景差异、母语负迁移、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和学习策略的干扰、教学教材不足。第五章是对韩汉语亲属称谓语教学建议。主要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习得三个方面阐述。如: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时代性,由易到难、分级编排;教师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重视利用好教材、突出重难点教学、克服文化偏误;学生要充分利用语言环境的优势多练习、多与中国人交流沟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