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中强调,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各级政府积极探索认真解决的问题。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省著名的水果大县,恭城月柿是该县的拳头性农产品。在1996年,恭城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月柿之乡”称号,2001年底,科技部列恭城县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恭城县成为广西省唯一得到此殊荣的县市。近些年来,恭城月柿果农收入持续增长,果农的收入水平在全省甚至全国果业主产县中位居前茅,因而,全面总结恭城月柿果农增收的经验,对县内果农持续增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在阐述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恭城瑶族自治县进行了相关的概况介绍以及对恭城月柿果农收入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果农自身因素、市场因素、规模经营因素、自然因素、机械化因素和投入因素对影响恭城月柿果农收入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恭城月柿果农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终提出提高恭城月柿果农收入的对策,希望对恭城县及广西省果农增收提供经验和借鉴。通过研究,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调研地区,采用填写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方法,获得一手资料对该地区果业的基本情况、月柿种植发展情况以及恭城月柿果农收入的情况作了调查分析。(2)在影响恭城月柿果农收入的因素中,市场因素中的价格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是基础性因素,机械化因素为关键性作用;在各个影响因素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柿农组织化程度较低;中低产地导致土地产出效率不高;销售渠道单一,销售网络有待完善;柿农深加工能力弱;果农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等问题都对果农增收形成了不利影响。(3)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果农自身因素、市场因素、规模经营因素、自然因素和机械化因素均有变量对果农收入呈现显著作用。市场因素和果农自身因素对果农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代表两个因素的变量多数均对收入有显著影响。其次,机械化因素和规模经营因素对果农收入的影响也相对较大,自然因素中的土地质量因素对果农收入影响显著,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4)通过研究提出如下对策:推进月柿产业化发展,稳定提升果农月柿收入;组建和发展恭城月柿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恭城月柿品牌建设效应;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广月柿种植的标准化,减小月柿果农收入的差距;加快中低产地改造步伐;增加科研的投入,利用新技术加工和开发新产品;加大风险防范,降低果农的经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