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事件的确定及成因分析

来源 :南京气象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计划的逐日位势高度场,温度场,u、v和w资料场和Earth Probe—TOMS月平均全球臭氧总量格点资料,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强爆发性增温(SSW)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给出了识别强SSW事件发生的指标,用它对1950—2002年1—3月期间平流层大气逐日温、压、风场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共得到35次强SSW过程,并将其与Labitzke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所定指标及过程的合理性。其次,对强SSW的气候及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强SSW事件平均年发生频数为0.66次(约3年发生2次),平均持续时间为9天,隆冬(1月)至初春(3月)发生频数递增。2)强SSW事件发生频数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为高发阶段,平均发生频数为1.0次/年,90年代起为低发阶段,发生频数下降为0.42次/年。3)伴随强SSW事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有3种:阿留申高压北进,北大西洋高压北进,北大西洋高压和阿留申高压共同北进,它们的最终效果是使极涡崩溃、极区增温。4)强SSW事件发生源地有较强的地域性,欧亚大陆的东北部是发生源地最为频繁的地区。 分析表明:1至3月,臭氧总量的面积平均逐渐增高,这与强SSW事件频数1至3月增高同步;此外,大气臭氧总量趋势变化以1990年前后存在明显的突变,90年代以后,北半球中高纬1—3月间大气臭氧总量处于负异常阶段,这和90年代以来强SSW事件发生频数明显下降相吻合。 借助于SVD分析方法,逐日分析了30hPa垂直速度场与同期30hPa温度场间的关系,在格陵兰东部地区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垂直速度与同期温度距平异常有显著的关系。
其他文献
<正>区块链技术若能解决具体问题,才算真正为某个行业赋能。区块链技术为何能在食品溯源领域落地?在落地过程中如何遵循食品行业的规律?近期,就上述问题《经济》记者分别采访
针对高校图书馆改造方案传统决策方法主观性的不足,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高校图书馆建筑改造方案,把多目标、多准则的影响因素转换为定量评估,以实现改造方案的科学决策。
针对房价波动大的数据特征,将多小波分析与房价预测问题结合,以北京市2010-2018年的房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利用Haar小波变换、Daubechies系列小波变换以及基于过采样预
[目的]比较持续氧动雾化与微泵滴注0.45%氯化钠溶液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颅脑外科收治的60例已行人工气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气道的湿化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是乌鲁木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对现状相关因素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吸引力、高效率的公交运输系统;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
中国电力报:今年两会您关注哪方面问题?$$褚艳芳:我今年主要关注加快实施雅渝特高压交流和雅中特高压直流工程,促进四川清洁能源消纳的问题,还有关于进一步支持四川清洁能源发展,
报纸
“互联网+”让当代的青年生活轨迹和时代特征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受多元的价值观熏陶,个性化和个体化趋势明显,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具有频繁的流动性和
介绍了一种显示终端的设计方法。并根据WGM12864M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的特点,结合MSP430F149超低功耗单片机,论述了点阵液晶显示的编程方法,给出了WGM12864M与MSP430F149的硬件
课堂观察LICC模式是由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与课堂文化(Culture)四个维度构成的课堂观察的新范式。它在哲学、社会学与技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