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金在农户生产和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伴随农业经营形式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农户信贷约束问题正进一步突出。正规金融机构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成立,同时在它正常经营期间受到政府部门法律政策和相关法规制度约束、监管部门监管的一类金融组织(郭沛2004)。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中属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范围最广,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户想从这些从以信用社为主的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由于农户信贷需求数量少、周期短、利润少、纠纷多等特征,使其不易达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正规性金融部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给这部分农户放贷,预期收益低,承担的违约风险高,就此正规性金融部门对农户的贷款审核和发放较严;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收入不稳定,单个农户经济实力小还款能力不足,或者因交易成本过高等因素农户预判自己不能顺利获得贷款而主动放弃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机会。为缓解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难的问题,全国相继开展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试点工作。那么,在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政策后,农户面对的信贷约束怎样?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农户信贷需求?为解答上述问题,通过实地走访陕西省杨凌当地农村,随机抽样调查400份问券,研究产权抵押融资贷款政策下,杨凌地区农户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问题。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有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文章的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章的理论部分。界定农户信贷需求、农户信贷约束和产权抵押融资贷款政策等相关概念,总结农户信贷约束的理论分析、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第三章为陕西省杨凌地区农户产权抵押融资贷款需求及约束现状。包括样本数据的来源、农户个体特征、信贷需求现状以及甄别农户所受的不同信贷约束类型。了解杨凌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现状、受到信贷约束的类型和特征,发现在实施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下农户申请贷款的信贷满足度较大,所受供给型信贷约束(包括完全数额约束和部分数额约束)较轻;但仍有大量农户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放弃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机会,即农户的需求型信贷约束较严峻。第四章为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Heckman模型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农户受到正规性金融机构信贷约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首先研究实行产权抵押融资贷款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农户受信贷约束的原因具体有哪些,每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其次估算出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每个农户真实想获得贷款和实际获得贷款数额之间的差距,即农户的信贷约束缺口,以此评价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在样本地区的实施效果。通过模型结果发现农户的年龄和性别对农户申请贷款的可能性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对农户不受信贷约束方面的影响是负向的;而办理贷款的流程及手续熟悉度对农户是否申请贷款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农户家庭中是否有熟人在当地正规金融机构任职对农户不受信贷约束方面有正向显著影响;当地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远近距离对农户是否申请贷款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在对农户信贷约束缓解上也呈一定负相关;而农户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规模这两方面因素和农户是否申请贷款、是否受到信贷约束之间没有明显相关联系。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杨凌地区的研究,总结关于产权抵押贷款下农户信贷需求和约束的现状和原因。并得出结论:收入不同农户的信贷缺口也不同,即所受的信贷约束程度不同,具体表现为随着农户收入的下降信贷缺口越大。说明产权抵押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但在对收入较低农户的信贷需求支持上有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从宣传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完善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体系建设、完善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